多面柴崎幸:歌手、演員和CEO
2017/11/01
日本演員、歌手柴崎幸(36歲)成立了新公司Les Trois Graces,並擔任首席執行官(CEO)。柴崎幸自己持有公司的過半股票,另一方面,還獲得上市企業和風投公司出資。藝人創業在日本較為罕見。為何要創業?為何擔任CEO?目標是什麼?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柴崎幸。
從獨立風投公司籌集資金
登記資料顯示,Les Trois Graces成立於2016年11月。近期從獨立風險投資公司、在培育IT企業方面做出業績的B DASH VENTURES等籌集了約1.6億日元資金。
![]() |
成立新公司展開音樂活動和新業務的柴崎幸 |
柴崎幸表示,「我心中曾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20多歲的時候一直埋頭工作,沒有時間做那些事。到了30多歲,終於在時間和精神上都有了餘力,為了完成想做的事而首先成立了公司。之後針對如何結合想做的事與需求、結合供給與需求聽取建議,走到了今天」。
「(社會上)存在著偏見或者説先入之見,我感覺日本這種情況尤其突出。我開始做歌手時,有人説‘只當個演員就夠了’,但我想,為什麼要受到限制呢?有的人像工匠那樣鑽研一件事,但也有的人天生喜歡廣泛地去做各種事情。但是(後者與社會之間的)隔閡在逐漸減少」。
從音樂到電子商務
實際上,作為勞動方式改革的一環,日本政府正在推動人們從事兼職和副業。對於柴崎來説,今後將身兼二職,在從事演員和歌手等演藝活動的同時,還要當好經營者。她的新公司業務很廣泛,包括銷售日常生活相關商品的電商、運營以粉絲交流為目的的媒體、以音樂會策劃和運營為核心的音樂業務。各項業務以什麼形式共存並聯繫起來呢?
![]() |
左起為B DASH VENTURES社長渡邊洋行、柴崎幸、mobcast社長藪考樹 |
柴崎幸表示,「演員事業方面仍像此前那樣,交給Stardust Promotion(星塵傳播事務所),另一方面,音樂活動和新業務由我們的新公司負責。我們與星塵傳播進行了為期3年的談判,獲得了理解和協助。我們和星塵關係很好,我覺得沒有事務所能如此大力協助我們」。
此外,她還説到,「我的性格是,在從事某件事的時候,受此觸發會想到其他事。例如在演戲的時候想起了歌詞。我不會因為從事一件事而完全不關注其他方面,而是完全相反」。
新公司的支柱之一是從音樂出版社和唱片公司接手的音樂業務。但在音樂行業,訂閱型的發行服務將增長,而CD的銷售將減少。新公司將音樂會定位為重點領域,但日本國內市場2016年時隔10年出現萎縮(全日本演唱會促進協會數據),出現發生變化的跡象。由於Youtuber等影響,專業和業餘的界限也變得模糊。
對此,柴崎幸表示,「身在(行業之中)反而不了解的事情可能比想像中多。不過,事情有時候會由之前的38比62變為51比49,大家都覺得好、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也可能改變。發生變化的時候可能只有幾秒鐘,但實際上是一直在積累的情況浮出水面。我感覺目前就在這樣發生變化」。
「音樂活動有唱片公司和音樂出版社的很多人參與。以負有責任的形式展開工作,能讓人覺得充實,但如果集團變得過大,就會演變成集團優先於自己想做的事的局面。説實話有點承受不了。我希望在有(少數人)幫助我的情況下妥當安排,再進行工作」。
在音樂會設置沙發座
新公司從10月開始正式啟動運營,其中部分工作已經先行一步啟動。9月30日在東京池上本門寺舉辦了音樂會,設置了舒服的沙發座位,星塵事務所的高管也稱讚説很有想法。
柴崎幸表示,「來看音樂會的人需求不盡相同。有的人能聽到歌手的聲音就滿足了,也有的人希望看到其一舉手一投足。我覺得應該滿足粉絲們的不同需求。因為我逐漸成熟起來,相較於熱鬧的氣氛,更想看有益於人生的音樂會。我想音樂業務上也有尚未開拓的領域。」
電子商務也被定位為新公司的業務支柱之一。實際上,公司新開設的網站上已經上架了一些食具和食品,不過柴崎幸表示,「絕不只是想在網上賣東西賺錢」。這是怎麼回事呢?
柴崎幸解釋稱,「在演員和歌手的身份之前,我首先是一名顧客。日常生活中要購買各種商品,但覺得買不到最滿意的東西。我對所謂的「對身體好」和「安全」到底能有多好、多安全抱有疑問,想進一步深究下去。還有就是雖然想吃對身體好的食物,但卻沒有時間。作為一名住在東京的30多歲女性,我想追求的是這方面」。
身兼數職的新展望
柴崎幸參演的電視劇的拍攝工作即將完成,很快將正式開始「社長工作」。據稱還計劃招募員工。知名藝人創業的起始階段可能會有不少有利條件,但是創業的成功率只有「千分之三」。那麼柴崎幸的目標是什麼呢?
對此她回答稱,「開展各項業務需要開發費用,(通過增資獲得的)資金是很寶貴的。當然説到經營我還是一名初學者,要腳踏實地地一步步實現自己必須完成的目標。雇用方面信任很重要,我贊成和股東之間討論的力爭上市的目標」。
她還表示,「在美國,(藝人創業和投資等)只要有能力和興趣,創業就會得到稱讚支援。希望日本也能成為支援創業者嘗試新事物的國家。工作也不局限於一人一攤,而是參與多項工作來切磋琢磨,從而産生新的展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編輯委員 奧平和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