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政治部記者選出的2017年度十大新聞

2017/12/28


  2017年是激蕩的一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解散眾議院,執政黨重新確保了3分之2的席位,安倍政權的基礎得到鞏固。另一方面,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成立希望之黨,在野黨頻繁發生變化。在海外方面,川普就任美國總統,朝鮮局勢愈發緊張。2017年是怎樣的一年呢?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政治部記者選出了年度十大新聞。

  

  第1位 安倍稱為「突破國難」而解散眾議院

 

  記者們選出的十大新聞的第一位是解散眾議院。9月25日,安倍召開記者會,宣佈將在臨時國會的伊始解散眾議院,同時表明將改變消費稅增稅(預定2019年10月實施)所得財源的用途,將稅金用於幼兒教育的無償化等領域。安倍表示:「我決定改變原先對民眾做出的承諾。必須馬上問信於民」。

 

 

  不發表施政演講、在國會伊始就解散眾議院的做法實屬罕見。安倍在記者會上強調:「這是突破國難的解散」,同時稱「(解散眾議院是為了)克服少子老齡化、開闢日本的未來。應對朝鮮的威脅、保護國民的生命安全和和平生活」。

 

  安倍政府因向學校法人「森友學園」出售國有土地以及批准「加計學園」新設獸醫學院而招致了批評。對於安倍提出為了突破國難而解散眾議院,在野黨批評稱「(解散眾議院是)為了逃避森友、加計學園而進行的自保」。

 

  解散眾議院是政局的重大主題。距離2014年12月上次眾議院選舉還不到3年時間。對於安倍突然宣佈解散眾議院,記者們驚訝地表示:「現在不是解散的好時機」、「沒想到突然吹來‘解散風’」。

 

  吹到永田町的解散風還對在野黨造成了巨大影響。在安倍宣佈解散眾議院的記者會前夕,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都廳召開記者會,宣佈成立新黨「希望之黨」。負責首相官邸採訪的記者指出:「首相官邸也瞬間飄散著政權更疊前夜的氣氛」。

 

  第2位 修改憲法9條成為明年的課題

 

  2017年5月3日的憲法紀念日是日本憲法施行70週年。安倍向修憲派的集會送去視頻寄語,稱「希望使2020年成為新憲法施行之年」,還提及了具體的修憲方案。安倍提出要修改規定「日本不保持戰鬥力」的憲法第9條,明確自衛隊的存在。

 

  安倍強調:「應當在我們這一代,在憲法上明確定位自衛隊的存在,消除‘自衛隊可能違憲’這樣的討論産生的餘地」。

 

  其重點在於安倍主張修改憲法第9條,而在野黨對此表示反對。採訪執政黨的記者表示:「自民黨力爭修憲的姿態明確、討論的性質發生變化」。擁有多年採訪經驗的記者説:「(安倍政府)將修憲的討論推上新的臺階」。

 

  設置「希望新憲法2020年施行」這一具體期限也具有重要意義。安倍的自民黨總裁任期截止到2018年9月。如果在2018年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第3次當選,任期最長可延長至2021年9月。安倍意在通過延長任期來實現修憲。

 

  修憲必須經過在國會發起修憲動議和全民公投兩道程式。不少記者表示「修憲將對今後的政治日程産生巨大影響」,認為艱難政治課題的跨越方式將左右政權的運營。


 

  自民黨計劃在2018年1月的例行國會上提出修憲草案。自民黨能否聯合執政黨公明黨、在野黨希望之黨以及日本維新會發起修憲動議成為2018年的焦點。

 

  第3位 眾議院選舉實現3連勝

 

  在眾議院選舉中,自民、公明兩黨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獲得了發起修憲動議所需的3分之2以上席位。民進黨分裂成小池率領的希望之黨和枝野幸男成立的新黨「立憲民主黨」。以民進黨自由派為中心的立憲民主黨成為第一大在野黨。批判安倍政府的選票分散投向各在野黨,結果對執政黨有利。

 

  安倍在投開票的第2天表示,「在眾議院選舉中,在同一位黨魁領導下實現3連勝是自民黨成立60多年來的首次」。將該新聞選為本年度重要新聞的記者認為,「再次感覺到安倍首相具有很強的勝負感和好運氣」。

 

  在選舉戰中,雖然在野黨的分裂獲得了關注,但是圍繞政策的爭論不夠激烈。有記者表示:「執政黨給出的爭論點難以理解。在野黨的政策也不夠精細。政策爭論草草了事」。

 

  對修憲態度積極的希望之黨、日本維新會和執政黨加起來,「修憲勢力」超過9成,有的記者預測「修憲的討論更易推進」。

 

  受在野黨分裂影響,在野黨尚未做好2018年國會的迎戰準備。如果不解散眾議院,下一次大型國政選舉要到2019年的參議院選舉。受10月份眾議院選舉的結果影響,不少記者表示「預計‘1強多弱’的局面將持續下去」。

 

  第4位 東京都議會選舉掀起「小池旋風」

  

  「感覺到了‘安倍獨大’的脆弱性」,針對7月的東京都議會選舉,記者説出了這樣的感想。小池領導的「都民第一會」的50名公認候選人有49人當選,取得壓倒性勝利。而自民黨則遭遇了歷史性慘敗。

 

  繼2016年的東京都知事選舉之後,日本政壇掀起了「小池旋風」。圍繞學校法人「森友學園」及「加計學園」與安倍政府的關係,批評聲音高漲,這也對自民黨構成打擊。針對東京都議會選舉的結果,一位記者表示,「輿論對自民黨的支援也不過是基於排除法的支援」。

 

  東京都議會選舉的壓倒性勝利加強了小池的勢頭。小池參與國政的論調升溫,推動了2個月後的「希望之黨」組建。

 

  在野黨也受到影響。民進黨遭遇慘敗,當時的幹事長野田佳彥引咎辭職。黨魁蓮舫也失去凝聚力,隨後辭職。

 

  但在眾議院選舉中,希望之黨未能擴大議席。負責在野黨採訪的記者回顧稱,「在東京都議會選舉中看到小池的強勁勢頭時,很難想像其在眾議院選舉中的頹勢」。

 

  第5位 前原的誤判:民進黨併入希望之黨

 

  「不管用什麼手段,都必須阻止安倍政權。希望與大家一起推動政權更疊」。民進黨時任黨魁前原誠司在9月28日的兩院議員大會上強調,呼籲併入希望之黨。年輕的記者表示,「作為記者也認真思考了政權更疊的可能性」。

 

  前原試圖讓民進黨在事實上併入希望之黨,但小池卻表示,「完全不可能接受所有人」、「將進行排除」。作為遭「排除」的議員的接收組織,枝野幸男組建了立憲民主黨。在野黨被迫進行了分裂選舉。

 

  小池後來解釋稱當時「有傲慢之意」。一位記者表示,「東京都議會選舉勝利是傲慢的開始」。針對前原,有記者表示「暴露了最後關頭的掉以輕心」。

 

  11月,小池表示要「專注於東京都行政」,辭去黨魁職務,與國政保持了距離。民進黨的重建道路依然渺茫,而希望之黨的支持率也陷入低迷。很多記者表示,「招致在野黨分裂的小池和前原兩人責任重大」。

 

  第6位:皇室會議決定天皇2019年4月底退位(12月)

 

  第7位:第3屆安倍內閣第3次改組內閣啟動,河野太郎任外相(8月)

 

  第8位: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宣佈退出TPP(1月)

 

  第9位:安倍被指授意加計學園開設獸醫學部(6月)

 

  第10位:朝鮮發射洲際彈道導彈(11月)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