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年的「安倍經濟學」迎來大考

2018/01/05


      2018年將進入到第6個年頭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經濟政策「安倍經濟學」正迎來關鍵時期。圍繞4月份任期屆滿的日本銀行(央行)總裁的下任人事安排,還有6月份將進行的財政健全化計劃的修訂等,對於即將迎來的各種各樣的局面,安倍將如何匯總並拿出成果都將成為考驗。

     

舉行新年第一場記者會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月4日)

       

      在1月4日新年第一場記者會上,安倍反覆強調了全力擺脫通貨緊縮的想法。在9月將迎來的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安倍力爭第三次當選。因此,安倍經濟學的成果也或將左右今後日本政局的走向。

  

      安倍在記者會上強調,推行安倍經濟學的5年間,日本的有效求人倍率和名義國內生産總值(GDP)出現了改善,同時表示「日本經濟受困于通貨緊縮近20年,如今正在擺脫通縮的道路上穩步前進」。

  

      另一方面,由於日本物價持續低迷,尚難以宣稱已經擺脫通縮。實際工資沒有增長成為日本民眾無法切身感受到經濟增長成果的一個原因。這也成為安倍經濟學的弱點之一。

  

      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的任期在2018年4月屆滿,在對下任總裁做出人事安排時,安倍首先要對作為安倍經濟學支柱的金融政策進行總結。

  

       金融和財政政策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2017年12月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採訪時,就日銀在新體制下的金融政策強調「出口戰略(尋求退出大規模金融寬鬆的戰略)為時尚早」。顯示出需要堅持2%物價穩定目標的考慮。日本政府內部普遍認為應當讓黑田繼續擔任總裁,並將大規模金融寬鬆作為安倍經濟學的支撐點。

 

      即便黑田能夠繼續擔任日銀總裁,當初在2015年4月確定的2%物價目標將在何時、並以怎樣的方式達成勢必成為在野黨追問的內容。對擴大消費和推高物價産生直接影響的實際工資的上漲也是一個課題。安倍要求日本經濟界將工資提高3%的春季勞資談判將與日銀的人事安排在同一時期展開。

    

  

      6月份,將結合經濟財政運營的基本方針(骨太方針),對財政健全化計劃進行修訂。

  

      日本預定於2019年10月實施進一步的消費稅增稅。基於調整相關稅收收入使用用途的措施,將自2020年起,把已經延期的基礎財政收支(Primary Balance)黑字化目標的新目標實現具體化。支撐安倍經濟學的積極財政支出大大提升了日本經濟增速。這一新計劃如何兼顧經濟增長和財政重建將成為焦點。

  

      自民黨總裁選舉

 

      在此之前,安倍將面對的是2018秋季的自民黨總裁選舉。實施5年的安倍經濟學如何進行調整本身估計將成為焦點。瞄準「後安倍時代」的前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準備提出對抗安倍經濟學的核心策略。今年秋季之前,物價和實際工資估計不可能上漲到可以宣佈擺脫通縮的狀態,因此在總裁選舉中安倍經濟學的成果很可能成為「拷問」的對象。

  

      安倍打算宣傳正在切實執行生産率革命等與擺脫通縮相關聯的政策。如果在總裁選舉前經濟指標出現下滑,不得不動用財政的壓力將增強,因此也存在與旨在實現的財政健全化的一致性受到質疑的風險。

 

      秋季以後的焦點是如何應對2019年10月的消費稅增稅。安倍迄今為止已經2次決定延期實施消費稅增稅。此次準備推出為免費教育等而活用2萬億日元的新經濟政策,「既然已經考慮到這種程度那就應該實施增稅」(菅直人),對增稅的姿態正在轉向積極。

     

      不過,安倍也顯示出如果發生雷曼危機級別的經濟衰退將延期增稅的想法,最終判斷將會受到各方關注。如果延期增稅,財政健全化將大幅後退,很容易動搖對日本財政的信任。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