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迪92歲的挑戰
2018/02/12
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迪曾執政長達22年之久(至2003年),現已92歲高齡的他將作為在野黨聯盟的總理候選人參加下一屆大選。為了重掌政權,馬哈迪聯手曾被其親自革職的前副總理安華。馬哈迪重新奪回政權的執念十分強烈。對於否定其重視國産車等路線、涉嫌貪污的現任總理納吉布的憎惡促使馬哈迪再次參選。
1月底,馬哈迪在吉隆坡郊外的事務所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獨家採訪。在被問及與安華的關係時,馬哈迪苦笑著説,「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就像這句名言所説的那種關係」。
![]() |
納吉布(左)馬哈迪(右) |
1月7日,在野黨聯盟「希望同盟」決定推選馬哈迪為總理候選人、推選在野黨領導人安華的夫人萬·阿齊扎為副總理候選人。同時決定,因雞姦行為被判有罪、正在服刑中的安華出獄後,推舉其為總理候選人。
在馬哈迪擔任馬來西亞總理時,安華作為副總理兼財政部長輔佐在旁,一度被視為有力接班人。但圍繞如何應對金融危機,兩人的關係出現惡化。1998年9月,安華遭到突然解職。此後,安華重新活躍在政壇上。作為在野黨領導人,安華在2013年的上屆總理選舉中以微弱劣勢輸給納吉布率領的執政黨。
安華與馬哈迪間本應決裂的關係為何如今卻修復了?馬哈迪表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打到納吉布政權。如果拘泥於過去的恩怨,未來什麼也做不了」。
使馬哈迪和安華結成同盟的是納吉布這個共同的敵人。2015年,馬來西亞主權基金「1MDB」的鉅額資金被疑流入納吉布的個人帳戶,馬哈迪轉而成為批判納吉布政權的急先鋒。
馬哈迪是位從普通家庭走出的平民總理,從小就被身為教師的父親嚴格教育,強烈反對當權者以權謀私。當然,不僅只有這種好聽的理由。納吉布政權將馬來西亞國産汽車廠商「寶騰(Proton)」的約半數股權出售給中國企業,否定了馬哈迪重視國産車的路線,這成為兩人決裂的決定性因素。
對於感慨「失去了我的孩子」的馬哈迪,納吉佈公開批評稱「某人一定要保留國産車的強迫症導致公共交通系統的建設被推遲」。
兩人的對立發展成權力鬥爭。馬哈迪2016年為打倒納吉布現政權而成立了新黨,不過黨內只有一位眾議院議員。要想與納吉布對抗,與在野黨聯盟領導人安華的合作不可或缺。對於安華來説,也需要有作為在野黨聯盟「臉面」的存在。
馬哈迪信心滿滿地表示,「我有足夠的信心贏得下次選舉」。馬哈迪在擔任總理時期推動了優待多數派馬來裔的「土地之子」政策,在馬來裔選民中仍有一定支援者。如果能獲得這些選票將可以擴大議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