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震後7年,日本的災區現在什麼樣?

2018/03/12


       3·11東日本大地震過去7年,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3月7日通過直升機從上空拍攝了日本東北部的沿海地區。在福島縣,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影響仍然存在,堆積起來的裝有污染土壤的袋子非常顯眼。福島仍存在沒有人煙的地區,城鎮的重建任重道遠。另一方面,宮城縣和岩手縣在廣闊範圍內建設防潮堤,住宅區也在向高處轉移,能夠感受到正在穩步推進重建。

 

裝有廢棄物的袋子堆放在臨時放置地,重型機械一直在工作(7日,福島縣富岡町)

 

       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和第二核電站周邊,在原本是住宅區和耕地的區域附近,黑色的袋子隨處可見,裏面裝有因清除污染而産生的污染土壤。很多地方覆蓋著濃淡2種綠色的苫布,排列得很整齊。黃色的起重機一刻不停地堆積袋子,可以想像今後覆蓋苫布的面積將不斷擴大。

 

地上佈滿覆蓋廢棄物的綠色苫布(7日,福島縣富岡町)

 

       福島縣雙葉町的臨時存放設施也呈現同樣的情形,該設施將散放于各處的袋子集中起來,於2017年秋季正式投入運作。

 

       在福島縣的富岡町和浪江町,除了難以重返的區域,其他區域已於2017年解除避難指示,但如今仍看不到走動的人影,道路上有大量從事重建作業的卡車在行駛。此外,耕地無人管理,雜草叢生,處於荒廢狀態,從上空可以感受到其荒涼之感。

 

       福島第一核電站仍存在覆蓋核電站的廠房和容納污染水的水箱。該地現在仍實施飛行限制,無法靠近其半徑3公里以內的區域。可以再次看出,核電站周邊地區的重建方面比較落後。

 


       在宮城縣和岩手縣的沿岸地區,海邊建起了白色的防潮堤,目前仍在繼續推進增建工程。另一方面,防潮堤的內側在推進填土和區域劃分,呈現出一片茶色,與白色防潮堤遙相對照。在宮城縣氣仙沼市和石卷市的漁港,眾多漁船來來往往,漁網漂浮在海面上,呈現出「漁業之町復活」的跡象。

 

開山建造的集體搬遷小城「野蒜丘住宅區」。車站和學校已經完備(7日,宮城縣東松島市)

 

       在宮城縣東松島的野蒜地區,附近的丘陵被剷平,建造起「野蒜丘住宅區」。這裡幾乎沒有空地,嶄新的住宅密密麻麻地排列著。住宅區有JR仙石線經過,還建造了超市和學校等場所。這裡被稱為「住宅復興的象徵」,似乎已經接近完工。

 

宮城縣內最大規模的臨時住宅「開成住宅區」,能看出至今仍在持續的避難生活

的情形(7日,宮城縣石卷市)

 

「三陸沿岸道路」的橋墩(7日,宮城縣氣仙沼市)

 


       在岩手縣陸前高田市,重型設備在忙碌地作業。到處都能看到梯形的堆土,土黃色的街道和以前沒有什麼兩樣。在建設中的巨大防波堤附近,看到了經歷海嘯後仍屹立不倒的老松樹「奇蹟一棵松」。在地勢高的地方建起了縣內規模最大的災害公營住宅「栃澤公寓」。

 

沿著海岸線建成了巨大的防潮堤。還能看到「奇蹟一棵松」(7日,岩手縣陸前高田市)

 

       在岩手縣釜石市的鵜住居地區,將於2019年9月開幕的橄欖球世界盃的會場「釜石鵜住居體育場」(暫定名)正在建設中。卡車在體育場內來來往往,快速推進建設作業。

 

「釜石鵜住居復興體育場」(暫定名)的建設工程正在加緊推進(7日,岩手縣釜石市)

 

受災不久後的宮城縣女川町(上圖,2011年3月19日)

推進重建,車站前建起商業街(下圖,18年3月7日)

 


受災不久後的宮城縣三陸町(上圖,2011年3月14日)

在學校周邊地勢高的地方建起新的住宅區(下圖,18年3月7日)

 

約1年前拍攝的宮城縣南三陸町的原防災對策廳(上圖)

附近的堆土消失(7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元裕行 撰文,澤井慎也 攝影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