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間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2012/07/12


 
中日兩國外長在金邊舉行會談
        正在柬埔寨進行訪問的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於7月11日在金邊市內與中國外長楊潔篪進行了會談。玄葉就同一日上午中國3艘漁政船進入「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周邊領海一事進行了強烈抗議。玄葉外相在會談中就日本政府「買島」計劃進行了説明。楊潔篪外長則重申了中國的一貫主張,會談未能取得一致意見。

       這是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表明要將爭議島嶼國有化方針以來,中日兩國首次舉行部長級會談。會談時間50分鐘,超過原定的30分鐘。

       在7月11日上午4點半到7點半,中國三艘漁政船相繼進入尖閣諸島周邊領海。對此,玄葉在進行強烈抗議的基礎上,呼籲「為防止對日中關係的大局産生不利影響,雙方應該冷靜加以應對」。楊潔篪則再一次重申了「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的主張。

       玄葉指出,中日雙方的「國民感情需要從根本上加以改善」。雙方就在兩國政府之間儘快啟動「國民交流磋商」的方針達成了一致。同時還呼籲加快有關中日邦交正常化40週年各項活動的籌備工作。

       日本政府至今在管理「尖閣諸島」時,一直從個人手中租借大正島以外的4個島嶼。日本一名外務省官員稱其目的是在避免導致中日關係惡化的同時,「持續對該島進行平穩和穩定的管理」。日本政府禁止一般民眾登上該島。

       不過,由於4月中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提出了「買島」計劃,事態隨之出現了急轉直下。石原的計劃是,在「買島」之後採取有助於強化實效控制的措施,其中包括推進以探索自然和保護環境為目的的開發等。日本外務省官員認為,由於預計石原的行為將強烈刺激中國方面,進而導致破壞中日關係的導火線增多,因此日本政府開始傾向於「國家買島可能更加穩妥」的觀點。

       在中國國內,以網際網路等為中心,對日本政府「買島」計劃的反對聲音越來越強烈,中國政府的應對態度有可能遭受「軟弱」的批評。一名中國外交相關人士認為「如果日本方面採取行動,中國方面也應該採取具體行動加以應對」。

       一名中日相關人士指出,11日中國漁政船的舉動就是對日本政府的報復措施。

      今年正值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40週年,兩國政府一直都在盡力營造友好氛圍。不過,由於「買島」問題的出現,開始有觀點擔心原定於今年秋季舉行的一系列友好活動能否順利實施。

(藤田祐樹 金邊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