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時隔8年的高級別經濟對話有多大成果?
2018/04/23
中日兩國政府4月16日在東京時隔8年再次舉行「中日高級別經濟對話」。15日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與中國外長王毅舉行會談。由於1月河野曾訪華,中日兩國時隔9年再次實現外長互訪。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40週年,兩國希望加速推進包括首腦在內的高級別往來,鞏固關係改善的趨勢。不過中日的想法仍存在溫度差。
4月16日,在東京都內的飯倉公館。中日雙方的部長級經濟官員和相關部門的代表進行了對話。此次是2010年8月以來時隔8年再次舉行高級別經濟對話。在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問題上的對立導致兩國關係趨冷,對話持續中斷。中國因顧及國內的反日情緒而拒絕舉行該對話。
![]() |
中國外長王毅與日本外相河野太郎4月16日在東京的飯倉公館進行對話 |
此次的經濟對話僅僅用了3周時間就確定了。日本政府設想結合5月的中日領導人會議舉行該對話。而希望儘早舉行對話的正是此前一直拒絕舉行對話的中國。由於與美國出現貿易摩擦,在經濟層面出現了與日本接近的動機。3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幕後,中方便提出王毅訪日及重啟經濟對話。
「劉鶴副總理(主管經濟事務)會來嗎?至少也要財政部長劉昆或商務部長鍾山到訪才能進行對話」,中日最近兩次的高級別經濟對話由王岐山以副總理的身份主持,日本方面要求同級別的劉鶴出席會議,但是未能實現。此次擔任聯合主席的王毅為副總理級別的國務委員,事實上比劉鶴級別低。堅持希望高級別的劉鶴訪日的麻生太郎財務相則缺席了此次經濟對話。
雖説如此,日本方面也沒有推遲對話的理由。圍繞學校法人「森友學園」等問題,安倍晉三的內閣支持率大幅下滑。安倍政權希望通過外交提高支持率。
由於此次急急忙忙地舉行外長會談和經濟對話,取得的成果十分有限。「這個可以簽署吧」,「那個也能達成一致吧」,4月15日河野與王毅的會談確認了在5月的中日領導人會議上能夠達成哪些成果。日本設想在李克強總理訪日之前,安倍先訪問中國。之後,再由習近平國家主席訪日。兩位外長還商討了首腦會談的日程。
經濟對話還就自由貿易體制的重要性和加速中日韓三國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等事宜達成一致,約定定期舉行對話以及下次在中國舉行。日本外務省相關人士表示「時隔8年重啟對話就是成果」。聯合新聞稿的發表推遲了1天。
在對美國的姿態方面,中日兩國的溫度差十分明顯。中日均被川普總統批評「對美貿易順差巨大」。有觀點認為,中國希望與日本統一步調應對美國,但由於安倍將與川普舉行會談,日本方面態度謹慎。
河野太郎和經濟産業相世耕弘成向中方提出了「有必要解決鋼鐵和鋁製品産能過剩問題」,「希望實現公正、自由的技術轉移和智慧財産權交流」等要求。日本在美國也視作問題的方面,重視與美國的合作。
與美國發生貿易摩擦的中國似乎洞察到安倍希望打開中日關係局面的意圖,試圖通過接近日本來分化日美關係。隨著李克強訪日等首腦往來的推進,安倍似乎將為中美之間的站位而苦惱。
在4月16日的經濟對話午餐會上,王毅向河野太郎提議,下一次的外長會談在北京以外的地點舉行。結束3個小時的會議,參會人員在和睦友好的氣氛中,品嚐了日本料理,王毅問河野:「河野先生喜歡海還是山呢?」「我喜歡山」「那麼,下次的外長會談就定在敦煌吧」。以外長往來和經濟對話為契機,中日關係能否改善將取決於今後的磋商。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林咲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