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磋商互提了什麼要求?
2018/05/07
圍繞貿易摩擦的首次中美正式談判於5月4日結束。美國要求中國在2020年之前削減2千億美元的對美貿易順差,比此前提出的1千億美元擴大一倍。中國則對美國提出放寬對華出口限制等要求。雙方在高科技領域的主張也嚴重分歧。雖然中美雙方就繼續磋商達成一致,不過在避免貿易戰問題上,像走鋼絲一樣的談判將走向長期化。
![]() |
此次談判於5月3日和4日在北京舉行。訪華團成員包括美國財長姆努欽和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代表萊特希澤等。中方由副總理劉鶴負責。
中美就構建對話方塊架達成一致。首次對話的主要目的是確認今後繼續進行磋商。在中美均計劃追加徵收制裁關稅的背景下,避免啟動關稅成為談判的焦點議題之一。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獲得的此次談判中美雙方的要求書顯示,雙方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美國要求到2020年與2018年相比要削減2千億美元的對華貿易逆差(美方統計2017年的對華逆差約為3800億美元),首先要在 2019年6月之前削減1千億美元。同時要求中方在2020年之前大幅下調關稅,相同産品的關稅不得超過美國的水準。此外,還要求中方減少強化檢疫和加徵關稅等報復措施。美方對貿易引入數值目標存在陷入「管理貿易」的風險。
一方面,中國也不甘示弱。中國要求美國放寬部分半導體等高科技産品的對華出口限制。據推算,如果美國解除限制,對華逆差將減少3成以上。同時要求美國在安全檢查等方面不得對中國産飛機差別對待。以美國放寬出口限制等為條件,中國將下調汽車關稅(目前為25%)。
同時,中方還要求美國承認中國是世貿組織(WTO)協議中的「市場經濟地位」,從而使中國不容易被徵收反傾銷關稅。
在投資領域,美國要求中國在7月之前引入寫明禁止外資投資項目的「負面清單」。美國將對清單進行調查,如果發現有阻礙美國投資者投資的內容,將要求中方馬上糾正。在高科技領域,敦促中方接受即使美國對中國企業的投資進行限制,中國也不得反對。而中國要求中國企業在美投資之際,美國政府不得實施差別對待。
雙方在保護智慧財産權問題上也火星四濺。美國要求中國停止通過網路攻擊竊取企業機密。同時要求中國2018年底之前廢除在海外企業技術轉移方面對中國有利的條款。中國則要求今後美國不得依據《貿易法》301條款對中國啟動侵犯智慧財産權調查。
雙方的主張在高科技領域也存在很大分歧。新華社5月4日的報道也承認「雙方認識到,在一些問題上還存在較大分歧」。美國的IT企業等對中國力爭成為製造業強國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抱有很強危機感。
中國政府通過鉅額補貼培育本國企業,政府下屬基金低價收購初創企業的技術。在半導體等核心零部件領域提出自給率目標,美國企業可能受到排擠。
美國在談判中還要求中方立即停止對「中國製造2025」提供補貼。相當於要求中國事實上停止該計劃。中國商務部的相關人士憤慨地表示「絕不接受」。
中國要求美國放寬對中興通訊(ZTE)的制裁。美方禁止美國企業在今後7年裏與中興交易,此項制裁將對中興的經營造成巨大衝擊。
不少中方人士向在北京的日本人打聽「有關日美摩擦的事」。日美摩擦持續了10年。中國領導層已開始將中美摩擦的長期化納入視野。萊特希澤也在1日發表講話稱「今後1年時間將花在研究雙方的應對方法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河浪武史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