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20~29歲人裏10分之1是外國人

2018/07/12


  在日本生活的外國人正在增加。日本總務省711日發佈的截至201811日的人口動態調查顯示,外國人口同比增加約174千人,達到2497千人,創出新高。尤其是年輕外國人眾多,20~29歲的外國人達到約748千人,佔到相同年齡段的日本總人口的5.8%。尤其是在東京,20~29歲群體中10人中就有1人是外國人。外國人在日本的各町各村也在增加,作為支撐日本社會的勞動力的存在感正在逐年提高。

  

  

  以東京23區中外國人最多的新宿區為例,該區生活著約42千名外國人。工作日下午3點,區政府裏到處都是辦理遷入等手續的人,等待辦理業務的一半以上是年輕外國人,英語和中文等各種語言交織。區政府的職員表示,「這裡有好幾所日語學校,留學生很多」。

  

  在新宿區,20多歲的日本人比5年前減少了7%,但外國人增加了48%。在JR新宿站附近一家便利店工作的中國女性(31歲)表示,「要是我不參加輪班,店裏根本忙不過來」。

  

  來自亞洲的外國人較多

  

  日生基礎研究所的鈴木智也指出,「零售業等人手不足的行業要靠外國勞動力才能維繫」。目前在全國日本7-11便利店工作的外國人達到約35千人,佔到職員整體的7%。

 

東京新宿區生活著超過4萬名外國人(7月11日)

 

  在此次調查中,日本除長崎縣外的46個都道府縣的外國人都有所增加。日本全國的外國人數已經超過名古屋市人口(約2319千人)的規模。

   

  在日本全國的市和區中,外國人增加率最高的是北海道夕張市,原因是旅遊設施的招聘增加等。運營渡假設施的「元大夕張渡假村公司」為了加強應對訪日遊客,增加聘用了外國人。

    


          

    

  在日本全國的市區町村中,外國人比率最高的是北海道占冠村,星野TOMAMU渡假村就位於該村。2017, 占冠村還開業了備受歐美遊客歡迎的「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北海道TOMAMU」。 滑雪指導教練和接待人員等大量招聘外籍員工。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顯示,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截至201710月底約為128萬人,中國人佔整體的3成,來自越南和尼泊爾的人也在激增。

   

  群馬縣大泉町的外國人比率達到18%。以前來自南美的人超過8成,但近年來尼泊爾等亞洲出身者正在增加。該町認為,「包括附近的自治體在內,這裡製造業企業眾多,勞動力短缺嚴重。企業和外國人的需求似乎彼此匹配」。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調查,2016年約20萬海外臨時勞動者流入日本,在成員國中排在第6位。日本政府此前堅持不接收單純體力勞動者的立場,但實際情況是,以年輕一代為中心,外國人正在以留學生和技能實習生等形式流入。

  

  改善外國人待遇成為當務之急

   

  日本政府將繼續積極接收具備金融等先進知識的外國人才,另一方面,還計劃在事實上向體力勞動者敞開門戶。將以建築、農業和看護等5個行業為對象,到20194月設置新的居留資格,力爭到2025年接收50萬人以上。

   


     

 

  目前,可以説外國人的增加緩解了日本的人口銳減,但今後外國人未必選擇持續在日本工作。日本與其他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爭奪人才的格局逐年加強的可能性很大。要增加來日本的優秀外國人才,推動其在日本工作,需要改善待遇,努力讓日本成為「被外國人選中的國家」。

   

  一方面,面對激增的外國人,也出現了提出治安方面擔憂的聲音。一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至關重要的是避免外國人受到孤立,使其能講日語,不斷融入社會」。

   

  在生活著約2500名外國人的神奈川縣愛川町,町內的5所公立中小學設置了日語班級。正致力於向不太會説日語的兒童提供教育支援。面對激增的外國人,完善接收體制對日本而言不可或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