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與日本建交「標價」100億美元?
2018/08/28
為解決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日本政府正探尋與朝鮮進行接觸。日本在談判中可打的牌是2002年在《日朝平壤宣言》中承諾的邦交正常化後對朝鮮的經濟合作。而合作的規模是「100億美元」這一數字正在浮出水面。
國家預算的1.5倍
日本外務省內有觀點認為可將南韓作為參照標準。日本在1965年通過《日韓基本條約》與南韓建交,實施了無償提供3億美元、有償提供2億美元,合計5億美元的經濟合作。日本外務省官員稱,5億美元「是當時南韓國家預算的1.5倍」。儘管朝鮮並未公佈預算數額,但根據南韓統一部的推算,朝鮮的國家預算2017年為72.9億美元。1.5倍就是109.3億美元。
![]() |
金丸信(左)金日成(中)田邊誠(右)(1990年9月,朝鮮妙香山招待所,KYODO) |
1965年的5億美元放在現在值多少錢?有一個計算標準,當時1美元=360日元,5億美元就是1800億日元。日本2017年的消費者物價是1965年的4.1倍,因此把物價上漲因素也考慮進來的話,就相當於7380億日元。按目前匯率1美元=110日元換算過來,就是約67億美元。如此算來,朝鮮要是能得到100億美元的話,可以説比南韓在1965年的收穫更為豐厚。
實際上日本早就有關於援助朝鮮具體金額的傳聞。
1990年,日本前副首相、自民黨的金丸信和社會黨的副委員長田邊誠等人訪問朝鮮,即所謂的金丸訪朝團。當時有傳聞稱,在金丸信與金日成主席的會談中,日方表示準備提供80億美元。由於當時雙方是密室交流,所以並沒有留下記錄。
流亡南韓的原朝鮮駐英國大使太永浩在他寫的書中介紹説,朝鮮領導層曾期待日本給予100億美元規模的合作。太永浩還透露,與日本進行談判的原朝鮮勞動黨書記姜錫柱在2002年平壤宣言發表後説過,「估計至少能得到100億美元。可以建設新的鐵路和公路」。
南韓在二戰期間屬於日本的殖民地,兩國並未交戰,因此日本對南韓的援助不算是「戰爭賠償」。南韓放棄索賠,接受了經濟合作,日朝也可沿襲這一模式。在2002年的平壤宣言中,日本對過去的殖民統治表示「痛切反省和衷心地道歉」。宣言中還寫入了「按照日朝間相互放棄一切財産及索賠權的基本原則,通過邦交正常化談判進行磋商」。
眼下的朝鮮
但最近朝鮮媒體反覆宣稱「綁架(日本人)問題已經解決」、「(日本)必須對過去的犯罪進行徹底道歉和賠償」,顯露出想按照金丸訪朝團時的模式,把二戰結束後由於半島南北分離而遭受的損失也包含在內,對日本索要「戰後補償」。如果朝鮮把2002年達成平壤宣言之前的要求重新擺上桌面,要求日本進行戰後補償的話,日本的支出將變得非常大。
![]() |
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左)和已故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在《日朝平壤宣言》上簽字後握手(2002年9月) |
南韓出現了「朝鮮至少向日本索要200億美元」的觀點。三星證券在6月發佈的報告中指出,「如果把朝鮮的物價上漲率等因素也體現出來,2002年發表平壤宣言時的100億美元相當於現在的200億美元」。
2002年發表平壤宣言時,日本還是亞洲頭號經濟大國,但現在已經讓位給中國。在日本朝鮮人總聯合會(朝鮮總聯)的有關人士表示「可以期待中國對朝提供鉅額援助。日本即使拿出100億美元,也沒多少」。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稱「日本的經濟合作是朝鮮走向光明未來所必不可缺的」。反過來講,日本拿得出手的牌就只剩下經濟合作了。相關國家似乎也看準了日本的弱點。
如果日本推進談判,將不可避免地討論金額。一位曾在日本外務省任職的人士強調,對朝經濟合作的規模將「極其微妙」。出資對象是一個綁架日本人、用核武器與導彈威脅日本的國家。日本出錢的事情一旦公佈出來,就會遭到輿論鋪天蓋地的反對,日本外務省內擔心出現這種局面的聲音越來越大。
有日本外務省人士提出「能否從經濟合作中定量扣除(綁架和核導問題的花費)」。也有日本財務省的官員認為「日本的財政緊張,應當避免增稅和發行赤字國債,而是通過壓縮支出來想辦法籌錢」。雙方的觀點是否具備實效性都存在疑慮。之所以出現這種各方大吐苦水的發言,也正説明了解決日朝問題的難度之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地曳航也、恩地洋介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