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未來3年確定日本方向

2018/09/21


    丸谷浩史:贏得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總裁選舉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獲得截至2021年9月的未來3年的任期。如果執政至任期結束,將超過日本憲政史上任期最長的桂太郎。如果要尋找比安倍執政時間更長的當政者,就要追溯至「黑船來襲」時的德川第12代將軍。(譯者注:黑船來襲事件,指1853年美軍駕駛黑色軍艦在日本靠岸,打開日本國門的事件)。

  

    如今日本面臨的環境可以説是「黑船來襲」以來的罕見狀況。「貿易戰」的叫嚷滿天飛,在世界範圍內,基於力量的政治、民粹主義橫行。未來3年將成為決定日本前進方向的時期。

  

在自民黨總裁選獲勝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記者會(東京自民黨本部,9月20日下午)

 

   安倍贏得勝利的因素可以歸結為2點。即雇用穩定所象徵的經濟強勁以及外交領域的存在感。

  

    安倍本人在總裁選舉中強調「戰後日本外交的總清算」。在不穩定的時代,輿論對於在G7領導人中成為老資格的安倍明顯具有安心感。

  

    但今後3年與安倍此前執政的6年明顯不同。

 

     前日本外務次官齋木昭隆指出,「世界已進入新的帝國主義時代」。俄羅斯合併克里米亞,通過武力改變現狀,挑戰了冷戰後的國際秩序。中國開始擴大權益,美國則在川普總統的領導下奔向「美國優先」。

 

     即使是很少拋頭露面的朝鮮,也出現在外交的舞臺上。各國根據局面改變攻守對象,甚至改變合作夥伴。如果沒有高超的外交,很難實現總清算。

 


 

     支撐外交的是經濟實力。全球化和數位化孕育了與巨大製造業和金融機構主導的20世紀型經濟明顯不同的經濟形態。在「安倍經濟學」的退出戰略開始被談論的如今,在剩下的3年裏,安倍需要在推進社會保障改革的同時培育下一個萌芽。

 

     安倍建立起到目前為止的長期政權,是因為與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一起採取了重視經濟的現實路線。從外國吸引投資,在人口減少的情況下,經濟得到改善,在遭遇勞動力短缺後,開始擴大接納外國勞動者。安倍政權正在日本社會引發可以稱之為日本第2次門戶開放的「靜悄悄的革命」。

 

   通過門戶開放度過「黑船來襲」的危機,二戰後的日本享受了自由貿易體制的紅利,成為經濟大國。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的繁榮都與自由貿易伴隨。但這一體制目前面臨危機。通過穩定的經濟和高超的外交顯示日本的前進方向。以明顯優勢取得勝利的安倍背負著日本巨大使命。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政治部部長 丸谷浩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