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釣」考驗日本
2012/08/16
![]() |
圖/kyodo |
「將嚴格按照法律進行應對」,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15日晚在談及登島問題時這樣説。為早日平息事態,日本政府相關人士想起的應該是小泉純一郎任日本首相時代的2004年3月的7名中國「保釣」人士登島。當時,中國「保釣」人士登島之後,日方隨即以涉嫌違反《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非法入境條款)進行了逮捕,在移送沖繩本島後未移交檢方,直接移送入國管理局,2日後進行了強制遣返,此次事件至此劃上了句號。日本方面對中國儘快放人的要求給予了積極回應。日本政府相關人士15日表示,「在此次事件中,2004年的案例可供參考」。
日本民主黨取代自民黨執政後,在菅直人執政的2010年9月,中日在東海發生了撞船事件,對日本政府來説,這也是痛苦的經歷。在以涉嫌妨礙執行公務罪逮捕中國船長之後,將其拘留2周多時間後以保留處分的形式進行了釋放。
在此期間,中國採取停止部長級以上交流等措施進行了反制,對立出現了激化。此外,當時的日本首相菅直人和官房長官仙谷由人不同意採取政治行動,而是主張「由檢察方面自主進行判斷」。因責任劃分不清和應對遲緩,日本政府內部出現了混亂,政府凝聚力有所下降。
![]() |
圖前方為「保釣」船隻(日本海上保安廳提供圖片) |
在抗議船隻離開香港後,野田在8月14日作出指示,要求內閣危機管理監米村敏朗根據國內法進行處理。在此之後,日本海上保安廳職員、警察以及入國管理局職員等先行登島待命,隨後逮捕了「保釣」人士。首相官邸工作人員雖然否認,但仍有政府相關人士認為「日本政府最擔心的是出現可能引發國際問題的人員受傷事件」,因此日本政府沒有採取強硬手段。日本方面認為中國政府的態度也不會一味強硬。
圍繞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問題,野田在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買島」計劃的壓力下,提出了國有化計劃,刺激中國方面。因此日本政府擔心,在15日「保釣」人士等人的登島問題上,日本政府內也有擔心,認為如果兩國關係再次僵化,中日之間恐將産生不可挽回的對立。
相關報道:
「保釣」人士最早將於17日被日本遣返
「保釣」:民間強硬 政府冷靜
「保釣」人士登島 14人被逮捕
石原稱不會對「買島」計劃産生影響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