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勞工賠償問題分歧進一步加深
2018/11/30
南韓大法院(最高法院)11月29日繼新日鐵住金之後,又判決三菱重工業向原被強徵勞工等支付賠償。預計下級法院也將繼續做出同樣的判決,要求日本企業進行「歷史」賠償的南韓司法判斷將不斷出現。南韓政府本應按照1965年的《日韓請求權協定》負責解決這一問題,在他們坐視不理的情況下,原告方明確表示出希望與企業和解的姿態。
![]() |
原告前往南韓大法院(29日,kyodo) |
南韓法院11月29日對處於爭議之中的3件訴訟案做出判決。在原勞工和原朝鮮女子勤勞挺身隊員起訴三菱重工業的2件上訴案中,南韓大法院駁回了該公司的上訴。下午,在原勞工的3名遺屬要求新日鐵住金賠償損失的上訴案中,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維持要求該公司支付1億韓元的一審判決,駁回了該公司的上訴。
據支援原勞工的團體透露,以日本企業為對象的爭議中的訴訟還有12件。12月5日和14日還將分別做出原挺身隊女性等向三菱重工業索賠的二審判決。
「希望受害人和日本企業通過協商達成和解」,起訴三菱重工的原告律師在11月29日的判決後舉行記者會,表達了將提議與該公司協商和解的意向。原告方認為企業「侵犯人權」,應當道歉並進行賠償,並舉出了2016年三菱材料同意與中國前二戰勞工達成和解的例子。
但是,日本和南韓之間有一個1965年的《日韓請求權協定》。無論是日本政府還是南韓政府,均秉持前勞工的個人請求權問題已經解決的立場。原告律師表示「南韓政府必須做出努力」,準備推動南韓政府為實現與日方的和解而做工作。
原告方並未放棄對起訴對象企業的資産和債權進行查封的手段。新日鐵住金的原告團正考慮將該公司持有的南韓大型鋼企浦項製鐵超過3%的股份作為查封對象。一位律師介紹稱,「在尋求和解的同時也在討論查封訴訟,準備展開雙面行動」。另外還出現考慮提起追加訴訟的動向,據悉律師團將在12月內召開説明會。
準備在年內公佈應對方案的南韓政府僅在11月29日表示「將在相關部門間進行協商,徵集民間專家的意見,制定應對方案」(外交部發言人)。南韓總理李洛淵13日召集知日派的前外交官和學者舉行會議,也得出了南韓應當對賠償負責的意見。但很難説這代表了南韓主流輿論。
大部分媒體評論稱應當由日韓兩國政府採取對策,日本政府也存在反對把原勞工稱為「舊朝鮮半島出身勞動者」的傾向。在簽訂請求權協定時日本提供了5億美元的援助,為南韓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支援,南韓國內幾乎沒有從這個角度考慮的觀點。
日本政府將密切關注南韓政府的下一步動作。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針對南韓大法院29日的判決強調稱「絕對不能接受」。日本外務省次官秋葉剛男則在外務省召見南韓駐日大使李洙勳進行了抗議。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恩地洋介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