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式宣佈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
2018/12/26
日本政府12月26日正式宣佈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25日的內閣會議通過了退出方針。日本認為與反對捕鯨的國家之間的意見對立無法消除,從現狀來看重啟商業捕鯨十分困難。通過退出IWC,在日本近海和專屬經濟區(EEZ)重啟商業捕鯨。但是也有聲音擔心,退出國際組織將招致其他國家的強烈批評。
![]() |
菅義偉在記者會上宣佈退出IWC(26日上午,首相官邸) |
日本內閣官方長官菅義偉26日上午發表談話,表明自1988年以後中斷的商業捕鯨「將於2019年7月重啟」。捕獲的範圍限定在日本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不包括南極海域和南半球。
談話強調,「我國在國際海洋生物資源管理方面提供合作的想法沒有變」,包括作為觀察員國參與IWC在內,「在與國際機構合作的同時,為基於科學知識而進行的鯨類資源管理做貢獻」。
根據IWC的規定,在2019年1月1日之前表明退出的話,則能夠在19年6月底退出。IWC成立於1948年,目的是保護鯨類資源和促進捕鯨産業的有序發展。目前共有89個成員國。日本於1951年加入。
IWC以保護資源為由,于1982年決定暫時停止商業捕鯨。日本雖然提出異議,但是從1988年起中止了捕鯨活動。
日本退出IWC,能夠為捕獲屬於該團體保護對象的小鬚鯨等鯨類開闢道路,在日本近海等海域時隔約30年重啟商業捕鯨。另一方面,前往南極海域捕獲鯨類的「調查捕鯨」在國際法上不被允許。
在IWC中,日本等捕鯨國與澳大利亞等反捕鯨國持續意見對立,多年來討論一直沒有進展。
日本呼籲鯨類與鮪魚等其他水産資源一樣,可以基於科學數據作為食物持續利用。在今年9月的IWC大會上,日本提議重啟資源量豐富鯨類的商業捕鯨。但是反捕鯨國表示「禁止一切捕鯨行為」,最終該提議因多數反對票而被否決。
日本表示「必須從根本上調整日本作為IWC成員國的立場」,迄今為止一直討論包括退出IWC在內的應對措施。在自民黨內部提議推進捕鯨的議員強烈要求日本政府退出IWC。
![]() |
日本捕獲的鯨魚(照片由日本鯨類研究所提供) |
在反捕鯨國中已經開始出現批評聲。澳大利亞環境部長梅麗莎·普萊斯(Melissa Price)表示,「反對一切形式的商業捕鯨和所謂的‘調查捕鯨’」,同時指出,「我們希望日本留在IWC,但是作出退出的決定是日本的問題」。
反捕鯨團體「海洋守護者協會」的澳洲組織強烈譴責日本退出IWC是「極端行動」,強調「這與應該中止商業捕鯨的國際輿論背道而馳」。另一方面,捕鯨國的政府相關人士中,有聲音對日本的方針表示理解。
不過,最近幾年日本的鯨肉消費量從曾經的20多萬噸減少至3000~5000噸。即使重啟商業捕鯨,日本國內的鯨肉消費能否恢復勢頭也未可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