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俠」川普會不會撥錯了算盤?
2019/08/02
小竹洋之:美國總統川普宣稱自9月1日起對來自中國的約3000億美元進口商品徵收10%的額外關稅。在短短一個月後就放棄了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的「休戰協議」,著手啟動第4輪制裁措施。
![]() |
川普在支援者集會上的演講(reuters) |
從川普來説,或許7月30~31日在上海重啟的中美部長級貿易談判的結果的確不如所願。也可能還存在已經打好了以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來緩解貿易戰苦痛的算盤這一情況。
於是,川普有可能是瞄準了即將召開的「北戴河會議」,採取了動搖中國的行動。這與其説是川普在衝動之下的決斷,似乎更像是深思熟慮後的行動。這種印象很強烈。
「我們看到的是兩大經濟體制的戰略性競爭,同時還是世界邁向兩極的十字路口」,正如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高級研究員Jamie Metzl指出的那樣,很難想像牽涉中美霸權之爭的貿易戰輕易終結。川普在6月底與習近平的首腦會談中沒有提出貿易談判的期限,或許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對持久戰做好了心理準備。
![]() |
決定時隔10年半降息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reuters) |
問題在於所要付出的成本。據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經濟學家等估算,川普實施的第1輪至第3輪對華懲罰性關稅通過成本轉嫁等,全年對美國家庭收支將造成約1060億美元的負擔,也就是説美國每個家庭全年要多承擔約830美元負擔。如果加上消費品比重更高的第4輪關稅,結果可能出現抵消大型減稅的效果。
不過,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猶如屈服於川普的壓力一樣,轉向貨幣寬鬆。美國國會將2020年度(2019年10月~2020年9月)和2021年度的財政支出上限合計提高3200億美元。川普有可能認為,即使將中美貿易戰的水準提高1個層次,也能借助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支撐美國經濟。
美國已對來自中國的全部進口商品的約一半(約2500億美元)徵收額外關稅,而中國則對來自美國的全部進口商品的約7成(約1100億美元)徵收額外關稅。兩國的關稅戰已經進入「非對稱的博弈」。
即使美國進一步對3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徵收額外關稅,將稅率在10%的基礎上分階段提高,中國也已無法採取同等規模的報復措施——川普或許正是在計算這樣的得失的基礎上,露出了「關稅俠」(Tariff Man)的獠牙。
![]() |
川普政權還意識到與民主黨前副總統拜登(中)等人的差異(reuters) |
另外,川普表明要實施第4輪制裁措施,是在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辯論會結束之後。美國媒體報導稱,大多數人認為,在支援率上居首位、屬於中間派的前副總統喬·拜登(Joe Biden)表現最佳。希望在2020年總統選舉中連任的川普有可能試圖以更加強硬的對華政策,形成與拜登的差異,以此拉攏屬於支援基礎的白人勞動者階層。
然而,在維持貿易戰的同時,通過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來提振美國經濟的川普的經濟政策(川普經濟學、Trumponomics)也難以掩飾其危險性。川普公然批評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或繼續敦促其實施大幅貨幣寬鬆,但目前的基準利率為全年2.00~2.25%,降息的餘地不大。美國的財政赤字也逼近每年1萬億美元大關,推進基礎設施投資等新財政刺激的餘力正在逐漸消失。
如果在這裡浪費了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的子彈,存在當美國自2009年7月以來持續的二戰後最長的經濟復甦局面中斷、轉為經濟衰退局面之際,將無計可施這一問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斷言,源自美國的貿易保護是「自傷行為」。如果美國經濟失速,對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打擊也難以估量。美國與中國通過高關稅交鋒的代價肯定巨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小竹洋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