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漁船與周邊國頻起摩擦的背後

2019/10/08


      在日本海進行捕撈作業的朝鮮漁船與周邊國家發生摩擦的事件迅速增加。朝鮮因苦惱于外匯不足而將本國沿海的漁業權出售給中國,導致朝鮮漁民被迫冒著危險到更遠的海域捕魚。這似乎是事件頻發的背後原因。

   

與日本執法船碰撞的朝鮮漁船(10月7日,日本水産廳提供)

      9月以來,俄羅斯當局在本國專屬經濟區(EEZ)內不斷發現朝鮮漁船,扣留人員已超過800人。據俄羅斯媒體報道,該國從9月下旬扣留的多只漁船及摩托艇上發現了3萬隻烏賊。甚至還發生了朝鮮漁船船員進行反抗、俄羅斯警備人員受傷的事件。

         

      在南韓,今年夏季以來,在作為南北分界線的北方界線(NLL)附近捕撈的朝鮮船隻急劇增加。據南韓軍方透露,2018年全年侵入NLL的事件為51起,但2019年至今已經超過400起。

      

日本執法船向朝鮮漁船噴水(日本水産廳提供)

     

      朝鮮的小型木船之所以在位於日本專屬經濟區內的優良漁場大和堆等周邊國家近海區域出沒,是由於中國漁船的存在。苦於制裁的朝鮮將其沿海的漁業權出售給了中國,自己的漁船被趕出相關海域,被迫冒著風險到更遠海域捕撈。2016年南韓當局的調查顯示,朝鮮通過將漁業權出售給中國,獲取了約3千萬美元的收入。

    

      金正恩領導層也鼓勵朝鮮漁船進行海上或遠洋捕撈。有觀點認為,目的在於向存在水産需求的中國走私。據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金正恩曾在2018年11月視察朝鮮人民軍管轄的遠洋漁業水産事業所時,望著冷庫中堆滿的魚感嘆説,「就像是寶物山、金錠一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恩地洋介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