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去世

2019/11/29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11月29日去世,享年101歲。他提倡「戰後政治的總決算」,推進了日本國營鐵路的民營化等行政和財政改革。在外交方面,中曾根強調日美同盟的意義,與時任美國總統雷根建立了牢固的關係。

   

2017年出席自己九十九歲壽辰的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2017年5月,東京都千代田區)

 

  中曾根康弘1918年出生於群馬縣高崎市。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後進入原內務省,擔任海軍主計少佐等職務。1947年在現行憲法下首次實施的眾議院選舉中,以28歲的年紀當選。他一貫主張制定自主憲法,因言行大膽還被稱為「青年將校」。

 

  1959年,中曾根在岸信介內閣以科學技術廳長官的身份首次入閣。1966年成立中曾根派閥,歷任防衛廳長官和通産相等職務。

 

  中曾根曾在日本自民黨擔任幹事長和總務會長。與三木武夫、田中角榮、大平正芳和福田糾夫爭奪首相的位置,加上中曾根在內,五人被稱作「三角大福中」。

 

  1982年在田中派的全面支援下就任首相。中曾根從田中派起用了多位閣僚,被戲稱是「田中曾根內閣」,但激發了中曾根推進行政改革的意識。

 

  他起用土光敏夫擔任臨時行政改革推進審議會會長,實現了日本國有鐵路、日本電信電話公社(簡稱電電公社)和日本專賣公社的民營化。1986年在戰後第2次參眾兩院同時選舉中大獲全勝。

 

  在外交和安保領域也彰顯了個人特色。他與雷根建立起「羅康關係」,強化了日美同盟。在冷戰下前蘇聯威脅升溫的背景下,中曾根提出「重視海空防衛」,撤銷了將國防費限制在國民生産總值(GNP)1%以內的規定。


 

  與中國和南韓也曾經保持了良好關係。作為日本首相,中曾根首次公開參拜靖國神社的做法也成為現在歷史問題的開端。首相在任天數為1806天,成為歷代第7長的長期政權。

 

  在2003年的眾議院選舉前,由於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時任自民黨總裁)要求其不參選,中曾根退出政界。在眾議院選舉中共20次當選,擔任國會議員長達56年之久。

 

  引退之後,中曾根繼續就修憲和亞洲外交等問題積極發言。擔任了由跨黨派國會議員組成的新憲法制定議員同盟的會長職務,是日本保守派議員的精神支柱。

 

  1992年1月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連載專欄《我的履歷書》撰稿。1997年獲得大勳位菊花大綬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