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恩為什麼能出逃?日本痛定思痛
2020/01/08
日産汽車前會長卡洛斯·戈恩(65歲)逃離日本一事被曝光已過去了1周時間。戈恩前往黎巴嫩的路徑基本已查明,保釋期間的行動管理和口岸出境檢查的漏洞浮出水面。日本政府已開始以此為契機,進行制度和執行的調整,但遭受的打擊實在過於沉重。
「我身在黎巴嫩」。
2019年12月31日,戈恩突然發表聲明,逃亡的新聞隨之傳遍全世界。
東京地方檢察廳和東京警視廳的搜查顯示,戈恩於12月29日下午一個人離開被指定居住的東京都港區的住宅。與疑似美國人的2名男性在酒店匯合,在品川乘坐新幹線,前往大阪。在關西國際機場藏身於大箱子中,乘上私人飛機,于同一天深夜離開日本。
![]() |
關西機場沒有對箱子進行X射線檢查。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幫助戈恩逃亡的十多人的團隊事前曾訪日20多次,查看各地的機場,最後選擇了安檢鬆懈的關西機場。
日本《航空法》規定,安檢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不特定多數人乘坐的飛機發生劫持和恐怖行為。私人飛機被視為「與私家車相同」(日本國土交通省航空局),據悉很多時候在專用設施不會進行檢查。私人飛機運營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乘坐者是企業的高管和富裕階層。與安全相比,隱私和簡潔的手續更加受重視,這是世界共識」。
![]() |
被認為是戈恩利用的私人飛機專用設施入口(1月7日,關西國際機場) |
海關以阻止違法藥物流入和關稅徵收作為主要目的,對於「出」,往往流於鬆懈。「海關以基於申報的‘性善説’作為原則。對於在飛機上裝什麼,海關很難掌握全部情況」,海關相關人士表示。
東京地方法院制定的戈恩保釋條件大部分是為了防止與事件相關人士接觸。其住宅安裝了拍攝人員進出的監控攝影機,但錄影1個月向法院提交一次,對於發現戈恩逃亡不起作用。
或許是擔憂防止逃亡措施的疏漏,戈恩曾經受到民間的「監視」。辯護團等表示,自2019年4月保釋以後,偵探24小時對戈恩進行尾隨跟蹤。辯護團表示,「日産雇傭的偵探跟蹤是違法的」,12月27日向警察提交訴狀。在監視停止之後,戈恩立即出逃。
日産對於「偵探監視」表示「不予置評」。
雖然15億日元的保釋金被全額沒收,但並未成為防止戈恩逃亡的決定性因素。調查相關人士表示「戈恩在全球經營各種業務,很難掌握其資産全貌」。
在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國家,獲得保釋的被告有時會被要求佩戴GPS追蹤設備。但在日本,嫌疑人逃往國外的案例比較少,出於對隱私的顧及,引進追蹤設備的討論並未取得進展。
在戈恩逃亡之後,日本法務省計劃對保釋期間的潛逃行為設置處罰規則,已啟動討論。關於引入GPS設備,日本法相森雅子表示「希望從各種觀點展開討論」。國土交通相赤羽一嘉於7日透露,在羽田、成田、中部和關西等4個機場,自6日起要求私人飛機的大型行李接受安全檢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