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輪讓日本面對疫情防控和人權兩難

2020/02/14


       圍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日本政府持續展開未知領域的危機管理。疫情初期階段在不確定病毒威脅程度和性質的情況下採取邊境防控措施防止傳染擴大,同時還要考慮人權方面的問題。日本現行法律的規定存在局限,首相官邸不得不採取各種特例措施。

 

       在決定從疫情發源地中國湖北省撤僑之後,又陸續出現各種新的問題。當前直面的是停泊在橫濱港的「鑽石公主號」郵輪,截至213日中午時分感染者已經達到218人。甚至有檢疫官也被確認感染。

 

「鑽石公主號」郵輪(kyodo)

 

       該郵輪進入沖繩縣那霸市時接受檢疫,取得了臨時檢疫證,但在駛向橫濱的途中獲悉此前在船上的香港男性已經確診感染。

 

       鑒於當時31人中有10人呈陽性的情況,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和厚生勞動相加藤勝信于24日深夜進行了緊急協商。「晚上光線暗的時候靠岸很危險」,據出席人員透露,菅義偉等人改變了原本允許人員下船的方針,當場協商了將感染者送往醫院等行動。

 

       郵輪上的乘客加乘務人員共有約3700人,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停泊在橫濱港的法律依據是日本的檢疫法,由於目前還在檢疫中,郵輪仍處於待命狀態。一直讓人員滯留在船內等待涉嫌侵犯人權。日本政府正朝著到219日結束14天觀察期後允許下船的方向進行調整。

 

       日本政府將新型肺炎指定為感染症法的指定感染症和檢疫法的檢疫感染症,按規定不能對沒有症狀的人員進行強制隔離。為防止傳染而讓乘客呆在自己房間裏的只停留在要求的層面。在此期間能否防止船內二次感染還未可知。

 

       在25日做出在船內單間裏等待的要求之前,按照旗國主義原則是不能適用日本法律的。郵輪為英國船籍,原則上適用英國法律。郵輪進入日本領海之後,日本政府才能對其下達指令。

 

       為應對出現新型傳染病的情況,日本自民黨內有意見認為應根據傳染性等危險程度來修改感染法中的分類。出現了修訂相關法律,新設一個比新型冠狀病毒所屬的2類更高的1等方案。以便在疑似情況下更易於要求住院,防止二次感染。

 


 

       海外許多國家採取強制隔離措施,日本政府官員表示「在發病前就進行檢測非常少見。美國方面,對從武漢回國的人員,即使沒有症狀,也要在臨時的居住空間裏隔離最長2周時間。澳大利亞則宣佈把從武漢回國的人員收容在印度洋孤島聖誕島上進行隔離。

 

       儘管有了郵輪上的人下船的眉目,但仍面臨難題題。日本厚生勞動相加藤勝信210日提到了下船之前進行全員檢測的方案。

 

       日本目前的檢測能力為每天300人左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12日的對策本部會議上提出18日為止要確保每天1000件以上的檢測能力,但實現全員檢測存在困難。如果集中力量來應對這艘超過3000人的郵輪,很可能削弱日本其他各地的檢測能力。

 

       日本厚生勞動省內部有觀點指出,2009年爆發新型流感時,把資源配置到邊境防控措施方面,導致醫療機構變得脆弱。郵輪上的人員約8成是外國人,而日本只有有限的醫療機構具備能力接待不會日語的外國人。

 

 

       綜合考量這些情況後,日本政府依照出入國管理法拒絕了發現疑似新型肺炎患者的另一艘郵輪「韋斯特丹號入境。

 

       出入國管理法第5條第1113款列出了具體的拒絕入境案例,此次適用的是第14款「有理由認為有可能危害日本利益和公共安全的情況。這是二戰後唯一一項經內閣會議通過的特例措施,212日決定拒絕從中國浙江省入境也是適用第14款。

 

       安倍在130日以後表示該採取的措施要毫不猶豫地實施,這種表述方式令人聯想到半強制性的應對措施。原本將認定為指定感染症後的施行日定在自公佈起10天后。如果縮短公示時間有可能帶來很高的訴訟風險,但由於受到自民黨等各方面的批評而轉為提前施行。

 

       日本政府在邊境防控措施方面重視對人權的考慮,是基於此前強制隔離麻瘋病事件的反省。關於熊本地方法院下令國家對麻瘋病患者家人進行賠償的判決,安倍2019年決定不進行上訴。雖説是為了防止傳染擴大,但採取具有強制力的措施,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首相等政府高層的判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