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城市中心地區人流減少

2020/03/13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擴大,日本社會的人員流動正在明顯改變。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分析各種數據發現,日本大城市繁華地段的晚間的人員外出減半,辦公街區的白天的人流也減少2成。居家辦公也在迅速擴大。日本企業原本就需要為迎接東京奧運會而推進勞動方式改革等。由於疫情的擴大促使這方面的行動提前,業務改革也有可能加速。

        

3月4日晚9點的東京銀座

    

      3月4日晚9時。位於東京銀座的一家餐飲店雖擁有170個座位,但此時只有約15名。店員一臉困惑地説:「最近幾週客人明顯減少。因為沒有辦法預測會減少多少,所以也無法減少員工人數」。

  

      日本經濟新聞借助美國衛星資訊公司Orbital Insight的數據服務,調查了東京銀座和大阪北新地的淩晨0時的人流。1月與上年基本沒有太大變化,但在2月以後,兩個地區均明顯少於上年。例如,比較均為星期三的今年2月26日和去年2月27日的人口,銀座減少47%,而北新地減少46%。

     

   

      最主要原因是企業已開始主動減少聚會和接待等活動。在一家日本大型銀行工作的40多歲男性表示,「我們主動發邀請的業務相關聚餐被禁止,受邀參加的會議也原則上拒絕。公司要求即便私事也要避免6人以上的聚會」。

  

    

      這對日本餐飲店的打擊巨大。在中高價位的用戶註冊眾多的預約服務網站「TableCheck」,通常9%左右的取消率到2月底突破了20%。限制對中韓入境或將構成進一步打擊。銀座的一家免稅店的男性員工嘆息稱,「目前顧客人數已減少9成。由於此次的措施,可能終於將減為零」。

    


       白天的工作方式也明顯發生變化。

  

      針對以新型冠狀病毒為契機採取居家辦公的廣告企業電通和化粧品企業資生堂總部所在的東京汐留地區。日本經濟新聞分析了KDDI的行動通訊簽約用戶中、以不鎖定個人為前提同意成為數據分析對象的數百萬人的位置資訊數據。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政府的對策本部會議上呼籲居家辦公等的次日2月26日至28日,該地區的白天工作人口比上年同期減少約20%。

  

      資生堂以約8000名員工為對象,提出了原則上禁止到公司上班等在家辦公的嚴格要求,這一舉措使得白天的出行人口大幅減少。

  

      雖然早上6點左右的出行人口比上年增加9%,但8點左右卻同比減少2成以上,顯現出離峰上班範圍擴大的趨勢。一位在該地區工作、最近開始居家辦公的30多歲女性回顧以往上班時的情況稱,「對工作沒有什麼影響。現在想想,以前按時上班的意義在哪兒呢?」

        

      從1月底到3月上旬,日本東京圈的主要JR線路和地鐵線路的晚點記錄也顯現出了人們的出行變化情況。

    

 

      在3月5日的上下班時段,32條線路中有9條線路出現超過10分鐘的晚點。遠遠少於統計期間晚點線路最多的2月3日(當天有27條線路晚點)。估計其原因在於學校停課和企業要求員工居家辦公,乘客的上下車時間縮短。

  

      一名在金融機構工作的男性(53歲)乘坐地鐵銀座線和丸之內線上下班。往常因為「痛勤」(日語發音與「通勤」一樣,寓意上下班因交通工具擁擠而痛苦不堪),坐車時看手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他驚訝地表示「最近(看手機)完全沒有問題」。

  

     為了應對東京奧運會期間的交通擁擠等情況,日本要求企業採取推進居家辦公、緩解市中心擁堵等措施。出人意料的疫情擴大,反而迫使企業提前採取相關措施。

  

      隨著居家辦公和錯時上班的範圍擴大,很多人切身感受到了該舉措帶來的效果。疫情結束後也有可能繼續採取同樣的措施。

  

      雖然疫情擴大會對企業當前的業績造成沉重打擊,但在其背後,瞄準新冠病毒疫情之後的社會變化也許已經開始發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朝田賢治、藤村廣平、黃田和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