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會議分析2周對策效果,擔憂全國擴散

2020/04/23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日本政府的專家會議422日討論了發佈緊急事態宣言後2周的效果等。會議分析認為「未能達成」把人與人的接觸減少8成的目標,舉出的理由包括在家辦公的進展緩慢等。隨著長假的臨近,會議強烈擔憂由於旅行和返鄉等導致疫情蔓延到全國的情況。

 

 

       新冠病毒的潛伏期一般被認為是2周,專家會議對發佈緊急事態宣言2周後7個都府縣及其他地區的傳染情況進行評估,並討論了今後的應對措施。

 

       分析時使用了NTT docomo和谷歌、鐵路公司等的關於人員流動的數據。結果顯示,緊急事態宣言發佈後,娛樂設施的使用者在市中心地區比之前減少了3050%,但主要車站周邊的人口密度方面,相對於晚上,白天的降幅比較小。得到的結論是「從中可以看出居家辦公和離峰上班沒有取得太大進展」。

 

 

       在47日發佈緊急事態宣言後,疫情仍在持續擴大。發佈前的每天新增確診患者為200300人,到了11日達到近700人,18日累計確診人數突破了1萬。

 

       專家會議指出,被指定為特定警戒都道府縣的13個都道府縣患者增長量佔到全日本的7成。傳染源不明的患者在東京和大阪佔到8成以上。在其他34個縣也有確診人數增加的地區,專家會議分析稱「與包括東京都在內的城市地區之間的人員流動造成的聚集性傳染較多」。

 

       截至42222時,日本累計確診病例上升至11830例。這一數據被認為反映了警惕意識放鬆的3月中旬以後的情況。最近幾天,每天的新增病例在300例左右,呈現出增勢放緩的跡象。

 


 

       日本厚生勞動省集群感染對策班成員、為專家會議提供協助的北海道大學教授西浦博22日表示,東京都的感染情況「開始趨緩」。

 

       另一方面,專家會議就解除禁止外出措施等的中國和新加坡指出,解禁後Livehouse(現場演奏音樂的場館)及營業至夜間的餐飲店等仍處於停業狀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感染症對策本部會議上發言(22日,首相官邸,kyodo)

 

       日本政府將根據專家會議的評估,討論採取追加措施等。疫情明顯擴大的縣將被列入重點採取防範措施的特別警戒都道府縣。自主發佈緊急事態宣言的沖繩縣等將成為討論的對象。

 

       日本最早將在4月底對緊急事態宣言擴大到全國的效果進行驗證,並在截止期限56日前的長假內判斷是否延長實施時間。方案包括延長日本全國所有地區和僅延長特別警戒都道府縣等,將在綜合考慮相關疫情之後作出判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