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現「自肅警察」 騷擾營業店舖和外出者

2020/05/19


       給營業店舖貼上紙條進行威脅、騷擾外縣牌照的車輛——在持續實施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背景下,日本出現了個人強迫他人「自肅」並進行攻擊的「自肅警察」行為。專家認為,對生活受到限制的鬱悶和不安轉嫁到了攻擊行為中。日本許多縣解除了緊急事態宣言,但對疫情的警惕仍在持續。被「自肅警察」攻擊的對象會受到很大損害,人們應當克制情緒化的言行。

 

       「不要讓孩子聚集 店舖要關門」,4月下旬,千葉縣八千代市的點心店「Maboroshi堂」門口被貼上字條,紅色的字體筆直得彷彿用尺子比著寫下。店主村山保子(74歲)臉色煞白,擔憂地表示「不會被人放火吧」,立刻揭下字條進到店裏。

  

點心店店主村山保子拿著貼在店門口的字條(千葉縣八千代市)

 

       店外的空地上擺放著桌椅,平時會有孩子們聚在這裡吃點心、做作業等,非常熱鬧。由於防控新冠疫情,該店從3月下旬起歇業,似乎是有人誤以為還在營業,就貼上了字條。村山為此而失眠,請醫生開了安神藥。

 

       現在店外貼上了「歇業到6月左右」的告示。村山表示「等疫情結束重新開業,希望孩子們到時候還會再來……」,不安的情緒難以抹去。

 

       在致力於防疫的背景下,個人強烈譴責營業店舖和外出者的行為在各地出現,被稱為「自肅警察」。日本同志社大學的組織論教授太田肇指出,「這與長期避免外出導致積憤增加的情況有關」。人類具有感到壓力後尋找攻擊對象以保持內心穩定的傾向,「攻擊可以指責其感染風險的對象容易獲得正當理由,被作為發洩渠道」。

 

       4月中旬,東京都大田區的一家居酒屋被貼上了寫著「這種情況下竟然還營業嗎」的紙條。這家店按照東京都政府的請求,縮短了營業時間,改為晚上8點關門,座位也減少了一半。店主土屋一史(55歲)用告示回答説,「我們懷著信念繼續經營」,第二天發現被加上了「混蛋」兩個字。

 

       這家店一度還接到許多無聲和指責的電話。土屋呼籲説,「我們也非常不希望疫情擴大,但為了保證員工的生活,無法停業。希望能夠理解我們的立場」。

 

       在日本四國地區感染人數最少的德島縣,縣裏的防疫措施成了導火線。4月21日該縣宣佈調查跨縣人員流動後,騷擾外地牌照車輛的行為增加。該縣接到了25起有關挑釁駕駛、謾罵司機、損壞車身等投訴。

 


 

       德島縣知事飯泉嘉門在記者會上解釋説,「(關於調查的)資訊可能過於強烈了一些」,呼籲該縣民眾不要騷擾車輛。為了減輕駕乘外地牌照車輛的民眾的不安,該縣三好市自4月27日起開始發放可放在儀表板上、寫有「我是德島縣居民」的標籤。

 

       日本已有39個縣解除緊急事態宣言,並放寬了店舖停業請求。但日本政府仍要求這些縣的人員避免跨縣流動等,為防疫而避免外出的措施仍在繼續。

 

       在不同於往常的生活中,如果避免陷入過度攻擊他人的精神狀態呢?太田教授強調,「要意識到自己的‘正義’並不是絕對的」。具體來説,不要期望網上的意見都與自己相同、要與日常社交圈子以外的人交流意見、即使對別人的行為不滿也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這樣的態度很重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信平、村越康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