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與4國討論放寬入境限制,不含中美韓

2020/06/02


       關於為防止新冠疫情擴大而採取的入境限制,日本政府最早將在6月內開始關於放寬限制的談判。首先以來自泰國、越南、澳大利亞、紐西蘭四國的商務人員為主。日本計劃根據感染情況和經濟上的影響來階段性放寬。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6月1日與越南副總理兼外長范平明通電話,在開始磋商兩國間人員往來的方針上達成了一致。

 

       上述四國的新增確診人數在減少,而且與日本之間的人員往來較多。基於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等的討論,將四國選為第一輪放寬的候選對象。目前的政策是在所有國家停留過14天以上的外國人原則上都不能進入日本。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泰國的新冠感染人數累計約3000人,越南約300人,在亞洲國家當中也算比較少的。最近一週的日均新增確診人數保持在個位數。紐西蘭的累計確診人數為1500人左右,5月下旬以後未發現新增確診人員。

 

 

       澳大利亞累計感染7204人,每萬人的確診人數為2.9左右,高於日本,但最近一段時期日均新增確診人數在10人左右,持續處於較低水準。

 

       泰國、越南、澳大利亞前往日本的入境人數較多。根據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的統計,2019年的入境人數方面,泰國約129萬人、澳大利亞約59萬人,在各個國家和地區中分別排在第6和第7位。來自越南的技能實習生截至2019年底約有22萬人,在各個國家和地區中最多。

 

       泰國、越南有超過1500家日資企業進駐。日本和澳大利亞則由於農産品和礦産資源貿易而形成緊密紐帶關係。日本將把澳大利亞及其鄰國紐西蘭放在一起討論放寬入境限制。期待重啟人員往來推動日本國內經濟的正常化。

 

 

       日本政府的方針是階段性放寬限制,首先是商務人員,然後是留學生,最後是遊客。商務人員的設想對象是從事經營的群體和技術人員等出於企業活動目的而非常需要赴日的人員。

 

       這些人員入境時需確認未感染新冠。日本將在機場實施PCR檢測。目前檢測能力有限,將面向放寬入境限制而強化相關體制。

 


 

       日本政府5月25日解除了全國各地的緊急事態宣言。將根據情況逐漸恢復經濟活動。各都道府縣開始放寬「自覺避免外出」的請求,企業也在重啟活動。

       如果經濟活動進入恢復軌道,就需要重啟與外國的往來。關於以上四國之外的其他國家,日本政府將考慮感染情況、經濟聯繫強度、人員往來規模等因素,分階段放寬入境限制。

 

成田機場出發大廳(3月,資料圖)

 

       估計當前仍會對美國、中國、南韓進行入境限制。美國的累計感染人數已達到約179萬,疫情極為嚴重,目前很難對其放寬入境限制。

 

       日本政府內部有意見認為,目前還不具備對中韓放寬入境限制的環境。疫情曾一度得到遏制的南韓接連發生聚集性感染,包括首爾在內的首都圈再次要求民眾避免外出。

 

       雖然中國主張已經控制住疫情,最近的新增感染病例也很少,但有觀點認為,對於疫情最早擴散的中國,日本應對先行放寬入境限制持慎重態度。

 

       2019年,來自中美韓的入境人數合計超過1400萬人,佔日本總入境人數的5成。如何處理這3個國家的入境限制問題,將是正式恢復雙邊往來所面臨的課題。

 

       日本政府從2月開始依次加強入境限制。截止到6月1日,原則上拒絕入境的對象共有111個國家和地區。美國等二十國集團(G20)全部在限制對象之列。

 

       日本對其他全部國家和地區也採取了中止簽證效力等措施,這些國家的人員實際上很難入境。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