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競爭力排名:香港跌至第5,大陸第20
2020/06/17
6月16日,瑞士權威商學院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發佈了2020年版《世界競爭力排名》。香港的排名從2019年的第2位下滑至第5位。因貿易問題産生對立的中美兩國排名均有所下降,日本居第34位,創歷史新低。
![]() |
香港(資料) |
此次的調查對象為63個國家和地區。排名是根據各國政府和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以及企業經營者問卷調查結果計算而出。
新加坡連續兩年蟬聯榜首。該國因財政制度健全、就業環境好、企業生産效率高而獲得好評。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美國從上年的第3位下滑至第10。中國大陸也下降6個名次,跌至第20位。
![]() |
新加坡活躍著Grab等眾多有實力的新創企業(REUTERS) |
香港受2019年長時間大規模遊行示威的影響,來自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遊客急劇減少。
在香港,高檔名牌産品的銷售和酒店行業等的經營狀況急劇惡化。美國川普政府準備改變之前給予香港的關稅及出入境方面的優惠待遇。作為亞洲金融中心,香港吸引了全球眾多富裕階層和投資者,目前這一地位可能受到動搖。
![]() |
日本的排名下降了4個位次。尤其是「營商效率」方面的評價較低,創業環境和國際經驗分別在各自的領域中排名墊底。日本的新開業率為5%左右,與超過10%的歐美國家相比遜色不少。洛桑國際管理學院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托斯·卡波利斯(Christos Cabolis)指出了日本的問題所在,稱「日本的嚴格限制和高額法人稅導致創業難度加大,也很難吸引外國投資」。
日本因手機入網協議(排名第1)和環保技術(位居第2)等基礎設施方面擁有優勢而獲得較高評價,但數位技術排名跌至第62位。日本在採取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時,通過電話方式調查感染途徑,補助金網上申請系統也頻頻出現故障,數位化方面落後於其他國家和地區。
新冠疫情給企業活動造成沉重打擊,也極大地改變了民眾的工作方式和消費等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中美貿易戰和地球氣候變化等現有問題依然存在。卡波利斯指出,能夠克服危機的經濟靈活性、政府與個人的適應能力、完善的醫療保健體系3個方面是影響國家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倫太郎 日內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