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彈,日本為何手足無措?

2020/07/14


      日本東京都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正引起越來越多的擔憂。雖然7月13日的新增感染者為119人,但7月9~12日連續4天超過200人。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將感染病例增加稱作是「東京問題」後,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予以反駁,日本中央政府和東京都的步調出現混亂。雙方也均未針對疫情防控出台具體的措施和戰略。

       

東京街頭(7月10日,東京都千代田區)

  

      「把這一問題在很大程度上稱作‘東京問題’也不為過」,菅義偉7月11日在北海道千歲市發表演講時如此表示。13日被問及這句話的含義時,他表示「(日本)全國半數以上的新增感染病例集中在東京,我是基於這樣的狀況(做出發言)」。

   

      7月12日,東京的感染者為206人,在日本全國(389人)感染者總數中佔53%。截至13日,日本最近一週的每10萬人的感染數為8.47人。這一數字超過了處於緊急事態宣言階段的4月14日的8.40人,創出新高。

   

      7月11~13日,群馬、長野、福井、廣島各縣出現了曾因出差或參加活動等前往東京的確診病例。從上周開始,秋田、埼玉、愛知、香川等各縣知事紛紛對東京感染病例增加表示警惕,敦促民眾避免前往東京圈。

     

    

      一方面,東京則對這些言論予以反駁。小池13日反駁菅義偉的「東京問題」言論稱,「東京的檢測數量遠遠多於其他地方」。

   

      目前東京都的單日PCR檢測(病毒核酸檢測)量超過3000份。最近日本的檢測總量大多在7千~8千份左右,東京都佔比達到4成左右。東京都的檢測集中在發現多起集體感染的「夜生活街」。東京進行反駁的理由是,東京的人口和「夜生活街」都很多,感染病例處於高水準狀態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關於緊急事態宣言,菅義偉7月13日強調「還不屬於需要立即重新發佈(緊急事態)宣言的情況」。他同時解釋説重症化風險低的年輕感染者多,醫療體制也沒有到緊張的程度。

   

      即使日本中央政府沒有發佈緊急事態宣言,各都道府縣的知事也可以根據新修訂的日本《新型流感對策特別措施法》提出停業請求。雖然不能公佈對個別店舖下達的指示及店舖名稱,但針對某行業提出請求具有一定法律依據。雖然也有人指出「東京都應該要求夜生活街全部停業」,但缺乏行動。小池也表達了應由東京都內的市區町村做出判斷的看法。

   

     日本政府提出「兼顧防止感染擴大和社會經濟活動」解除了宣言。東京都給宣言下停業的經營者發放了補貼。但目前財政方面已不夠寬裕。不管是日本政府還是東京都,出於兼顧經濟和財政上的考慮,都很難立即採取行動,這屬於實情。

   

      不過,最大的問題在於日本政府和東京都均未明確提出應對戰略。日本政府沒有設定重新發佈緊急事態宣言的標準。4月發佈宣言時的標準是「最近1周內新增感染人數每10萬人中有5人以上」等。東京已持續超過該標準。

   

      東京都6月2日發出了自主的警戒資訊「東京警報」。當時的設想是如果疫情擴大,超過「最近1周平均每天新增感染者50人以上」等數值,就重新要求停業。

   

      不管怎麼説,重新要求停業對經濟的影響非常大,也會招致混亂。東京都在6月30日廢棄了東京警報和重新要求停業的標準。轉變成了專家分析檢測陽性率等,分四個等級評估感染情況等的機制。

     

      東京都最近1周平均新增感染人數到7月13日達到168.4人。雖然已達到以前公佈的重新要求停業標準的3倍以上,但並未採取根本性對策。在什麼情況下應該如何應對?不管是日本政府還是東京都均需要做出充分説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