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談辭職理由、後繼人選和政績

2020/08/29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8月28日記者會上表明將要辭職。安倍發言的主要內容如下:

 

【辭職的理由】

 

     在近8年的時間裏,在控制老毛病的潰瘍性大腸炎的同時,在沒有影響的情況下全身心地投入了首相的工作。6月進行定期的檢查時,被告知有復發的徵兆。

  

     一邊使用藥物一邊工作,在7月中間左右,身體狀況産生了異樣,體力消耗相當大,8月上旬確認老毛病復發。

 

 

     在使用現在的藥的同時,又加了新藥,24日再檢查時,藥的效果得到了確認。但需要持續的處方,不能大意。

 

     政治上最重要的就是拿出結果。在患病治療,體力不是最好的時候,對於重要的政治判斷不能出現錯誤。如果不是能自信地回應國民託付的狀態,我認為不能再繼續留在首相的位置上,我將辭去首相的職務。

  

     必須規避對目前最大的課題新冠病毒疫情的應對産生障礙,我也很苦惱。但在7月以後感染擴散情況轉為減少傾向,匯總了面向冬季的對策。如果向新的體制轉換,認為只有現在這個機會。

    

      任期還剩下1年,各種政策還在實現的路上。就在新冠疫情之際辭去職務,衷心向國民表示歉意。到新首相被任命之前,我會最終全力履行職責。

  

     記者:對「拋棄政權」的批評如何解釋?

 

     安倍:9月有人事變動,並召開國會。不能保障(身體狀況)持續好轉。為了不産生政治的空白,我判斷只有在這個機會辭職。是在任期之中辭職,所以接受批評。

 

     記者:什麼時候做出的判斷?和誰商量了嗎?

 

      安倍:24日的時候,我一個人進行了判斷。

 

【後安倍人選】

 

如何選出自民黨的新總裁,完全交給黨的執行部門,我沒有什麼可以説的。我認為會給出進行政策論爭的時間,完全沒有考慮對新總裁選舉行使影響力。

 

      記者:您對岸田文雄政調會長、石破茂前幹事長、菅義偉官房長官如何評價?

 

      安倍:不提個別具體的名字。出現名字的各位都是很有潛力的人。都是在內閣、黨內一起工作過。在政治競爭的過程中,會決定出優秀的人。

 


   

      記者:您還會參加之後的眾議院選舉嗎?

 

      安倍:希望作為一名議員繼續展開活動。對之後的政權,作為一名議員進行合作、支撐。

 

【政權運營的成果】

 

      我認為政治功績要由國民和歷史判斷。在經濟方面,面臨持續20年的通縮,創造出了超過400萬人的雇用。面向工作方式改革、一億人口總活躍社會邁出了一大步。

 

      在外交、安保方面,制定了和平安全法制。以日美同盟為基礎,展開了俯瞰地球儀的外交。這些多虧了在國政選舉中給與強烈信任的國民。

 

     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沒有解決,感到極其心痛。與俄羅斯的和平條約締結、修改憲法,壯志未酬就放棄職務猶如斷腸之痛。

  

 【憲法修改】

  

      十分遺憾,沒有掀起輿論是事實,不能在沒有輿論基礎上推進。自民黨決定了修改憲法4項的方案,誰成為總裁當然也會推進。

 

 【對長期政權的批評】

 

     記者:在學校法人「森友學園」問題、賞櫻會問題上,有將政權私有化的批評。

 

    安倍:政權不能私有化。如果讓人有誤解,必須反省,但沒有私有化的事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