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發現新冠二次感染,原因或與抗體有關

2020/09/07


  目前已有多個國家報告稱,新冠康復患者不久後出現二次感染。一般來説,首次感染新冠後會獲得免疫力,抗體等可以防止二次感染。也有觀點指出,感染新冠病毒後難以形成抗體,或者康復後抗體將逐漸減少。由於這也會影響到疫苗的效果,研究人員正在加緊查明原因,研究什麼樣的人會再次感染。

     

  比利時和荷蘭接連發現新冠二次感染的病例。據路透社報道,比利時的病例曾於3月感染,6月再次感染。據説該病例在第一次感染後幾乎沒有形成抗體。荷蘭的二次感染者是一位老年人,可能本來免疫力就很低。

    

   

  雖然以前也曾出現過患者康復後PCR檢測結果復陽的病例,但被認為是檢測出了體內的病毒殘骸。根據病毒的遺傳資訊查明,此次均為康復後二次感染的病例。

   

  新冠病毒被認為在感染後會出現幾乎沒有形成抗體或者抗體無法持續發揮作用的情況。

   

  中國重慶醫科大學等對感染新冠病毒後處於感染急性期的多個病例進行了調查,發現近2成病例的抗體檢測結果呈陰性。出院8周後再次調查發現,9成以上的人抗體減少。日本Keiyu醫院的菅谷憲夫醫生稱,「二次感染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抗體無法持續發揮作用」。

   

  香港大學等也報告了二次感染病例。這位患者3月感染後一度康復,8月在機場進行了PCR檢測,結果呈陽性,但沒有出現症狀。

   

  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松山州德室長認為,「無症狀的二次感染也屬於感冒等其他呼吸系統傳染病」。因為氣管等難以形成抗體,大多在體內免疫系統作用下不發病,察覺不到。

    

  免疫力的強弱也將影響到疫苗戰略。有專家指出,疫苗「有望取得防止重症化的效果,但效果可能只能維持半年左右」。

    

  令人擔心的是厄瓜多的二次感染病例。據海外報道,該病例二次感染後,症狀很重。

    

  防止感染的抗體原本就有可能使症狀惡化。厄瓜多的二次感染病例是不是罕見病例還不清楚,專家關注的是疫苗接種會不會發生同樣現象。

   

  一旦病毒的蛋白質形態發生改變,憑藉以前的免疫力就無法應對,二次感染後很容易發病。不過菅谷醫生表示,(病毒的蛋白質形態)一般短期內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因此可能性很小。

    

  為了調查二次感染的風險,日本橫濱市立大學等也開始著手研究調查康復患者的抗體量,從9月2日起開始採樣。新冠病毒的謎團還有很多,解開謎團尚需時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尾崎達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