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義偉的人脈

2020/09/16


      在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總裁選舉中獲勝的菅義偉著眼倡導經濟優先的政權運營建立了廣闊的人脈。其中不乏在旅遊政策、監管改革、金融等不同領域主張結構改革的人物。除了自民黨之外,菅義偉還與日本公明黨和日本維新會的重要人士建立了夥伴關係,這將成為其政權運營的優勢。

           

日本自民黨新總裁 菅義偉(9月14日,東京,REUTERS)

             

      據稱,菅義偉還是一名年輕議員時,被其尊稱為「政治恩師」的已故政治家梶山靜六就教導他説「官僚都是能説會道的天才,你很快就會上當」。菅義偉從梶山那裏繼承了政界、官僚和商界的人脈。

  

      在擔任內日本閣官房長官的7年零8個月裏,菅義偉與各領域的重要人士共進早中晚餐。晚上趕赴兩場宴會的情況並不稀奇。

     

      關於在安倍政權下取得成果的外國遊客政策,菅義偉認真傾聽了小西美術工藝社社長大衛 ・阿特金森(David Atkinson)的意見。阿特金森著有《新・觀光立國論》一書。

 

      菅義偉將2016年3月提出的2020年使外國遊客達到2000萬人的目標提高到了4000萬人。還新設了國際觀光旅客稅(出國稅)等,將安倍政府上台時只有約100億日元的觀光廳預算增加到了約700億日元。

 

      阿特金森還倡議提高最低工資和重組中小企業。菅義偉在9月5日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採訪時表示,這一意見「值得探討」。

     

日本三得利控股社長新浪剛史

      在倡導「大膽改革」的監管改革方面,菅義偉參考了日本企業Future Corporation會長兼社長金丸恭文等人的意見。金丸作為日本政府「規制改革推進會議」的成員,為菅義偉提供相關建議。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金丸建議解禁網際網路醫療。他還十分熟悉數字相關政策。

  

      菅義偉還與日本三得利控股社長新浪剛史交換意見。新浪曾在安倍政府中擔任「經濟財政諮詢會議」的民間議員。他建議提高最低工資,為菅義偉出謀劃策。

  


      通過「産業競爭力會議」,菅義偉還與日本樂天會長兼社長三木谷浩史縮短了距離。樂天還在日本涉足手機業務。菅義偉則提出讓日本手機業務資費下調4成。圍繞日本地方銀行重組和將大阪和神戶打造為國際金融城市的構想,菅義偉與SBI控股社長北尾吉孝的合作十分引人注目。

    

日本樂天會長兼社長 三木谷浩史

      菅義偉在擔任日本總務副大臣時與時任總務相竹中平蔵也有很深的交情。竹中作為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經濟大腦主導了結構改革。

  

      雖然菅義偉公開表示繼承「安倍經濟學」,但跟通貨復脹(reflation)派的交往卻很少。安倍晉三積極起用了美國耶魯大學名譽教授浜田宏一和本田悅朗,擔任內閣官房參與等職位。

     

東洋大學教授 竹中平蔵

      菅義偉在日本中央省廳所在地的霞關與已故的前財務省次官香川俊介及首相輔佐官和泉洋人關係深厚。2015年香川去世時,菅義偉曾送上悼詞。

   

      菅義偉在和泉還是年輕議員時與其相識,在安倍政權下,委託和泉參與調整將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移到名護市邊野古等工作。和泉與前官房副長官助理古谷一之一起成為了「官邸主導」的原動力。古谷就任日本防壟斷機構「公正取引委員會」的委員長,今後將成為電信及地方銀行等政策調整的關鍵。

   

      菅義偉基本未曾插手安倍晉三重視的外交。海外的人脈以其擔任官房長官時建立起來的駐日大使等人脈為中心。

   


      菅義偉每月跟美國駐日本大使卡羅琳·甘迺迪(Caroline Kennedy)舉行一次會談,建立了友情。甘迺迪在菅義偉於2019年5月訪美時,邀請其到自己家中,還準備了寫有「令和」字樣的蛋糕,熱情招待。

  

      菅義偉訪美時,還曾與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在白宮舉行會談。彭斯在會談後,還親自目送他上車等,給予了親切接待。他與前美國駐日本大使威廉·哈格蒂(William Hagerty)及提名為新駐日本大使的溫斯坦(Kenneth Weinstein)也有交情。

  

      中國方面,菅義偉還曾多次與中國負責外交的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等人舉行會談。

   

      不限於自民黨內的廣泛日本在野黨的支援是菅義偉的優勢。他一直與日本維新會的松井一郎代表(大阪市長)及大阪維新會的創始人橋下徹保持合作。安倍與菅義偉、松井、橋下徹幾乎每年都在年底舉行會談。圍繞行政改革及修改憲法,他們之間有很多一致的意見,也一直在背後推動維新的大阪都構想。

  

      菅義偉還與日本執政黨的公明黨副代表井上義久等人,圍繞稅制改革及選舉等展開合作。公明黨的創價學會對他非常信任,將支援政權運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