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政權的7年零8個月

2020/09/16


      「第1屆政權一直想搶先國民一步,過於急躁。第2屆政權打算以領先半步的態度去努力」,安倍晉三反省了理念先行的姿態,在2012年12月第2次上台擔任日本首相之際這樣説。在之後的7年零8個多月裏,他一貫堅持的是現實主義。

  

離任的安倍晉三離開首相官邸(9月16日)

       

      特別是在經濟、外交和安全保障領域,這樣的特點十分突出。雖然也想修改憲法等,但安倍認為要實現穩定的政權運營,首先需要有經濟的支撐。

  

      安倍以恢復前民主黨政權下低迷的日本經濟為目標,提出了經濟政策「安倍經濟學」。並亮出了「三支箭」,包括(1)大膽的金融政策、(2)靈活的財政政策、(3)刺激民間投資的增長戰略。這些政策讓日本經濟走上了恢復軌道。

  

      在認清經濟形勢的前提下,安倍於2014年4月將日本的消費稅從5%提高到8%,2019年10月又再次提高到10%。迄今為止,從來沒有一位日本首相在任期內兩次提高消費稅。

  

      安倍還提出了「一億總活躍」及「勞動方式改革」等口號及相應的政策。

  

      其中之一就是實現「全世代型社會保障」(為全部年齡層提供的社會保障),除了老年人之外,還擴充了育兒家庭的保障。將增加的部分消費稅用作幼兒教育和保育的免費化資金來源等,還採納了日本在野黨想要提出的政策,擴大了執政黨的支援層。

  

      作為增長戰略的一環,安倍積極促進自由貿易。儘管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最終在美國以外的11個國家之間生效,但在英國脫歐(EU)等保護主義增強的國際社會中,日本的舉措大放異彩。

  

      日本週邊的安保環境日益嚴峻。為了處理這些問題,安倍加快了完善安保相關制度的步伐。繼2013年12月設立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之後,又於2015年9月通過了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安全保障關聯法》。

  

      外交方面,安倍提出了「俯瞰地球儀的外交」。隨著中美摩擦的激烈程度與日俱增,日本的立場越來越艱難。安倍認為加強日美關係是一大課題,在與2017年1月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建立信賴關係上煞費苦心。

  


      在主要國家首腦都在為與川普的關係感到煩惱的背景下,安倍與川普一共打了5次高爾夫球,這種親密關係顯得異常特別。日美的緊密合作還為日本強化與歐洲、澳大利亞及印度等國的外交關係打下基礎。

    

      安倍的這些成績也使其在日本國內建立穩定的基礎成為可能。雖然圍繞學校法人「森友學園」及「加計學園」問題被日本在野黨追究,但即使在內閣支持率最低迷的時候,也保持在38%的高水準上。

  

      截至2019年7月的日本參議院選舉,自民黨在國政選舉中實現6連勝。這也存在原日本民主黨政權失去支援、在野黨持續走衰的一面。即便如此,作為安倍夙願的修改憲法仍未能實現。這可以説是優先應對諸多現實問題而付出的代價。

  

      2020年8月28日,當安倍一公佈將辭職的消息,各國首腦就紛紛致電問候。在安倍表明辭職後,支持率上升到55%。

  

      安倍政權運營得到了副總理兼財務相麻生太郎及官房長官菅義偉等盟友的支援,首相秘書官等官邸工作人員也形成了團隊。

  

       儘管如此,領導人的重壓,外人無法得知。隨著「安倍一強」長期持續,也出現了所有判斷都依賴首相來做決斷的弊端。進入2020年,安倍還被迫應對新冠疫情。有人指出,這些重壓導致了安倍痼疾復發。

  

       安倍表明辭職後,向周圍人員説「終於可以稍微睡踏實些了」。在安倍手下擔任官房長官的菅義偉在繼承安倍政權業績的同時,也將接過其身上的重擔。

    

      ▇ 2012年9月   第二次當選日本自民黨總裁

   

  


    

      ▇ 2012年12月 第二次成為日本首相,組建新內閣

      

  

      ▇ 2015年4月  首次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

      

 

      ▇ 2015年9月 日本《安保關聯法》成立

  

    

      ▇ 2016年5月 陪同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問廣島

    

      


       ▇ 2018年6月 貿易問題 G7糾紛

  

來自日本首相官邸的Facebook

    

      ▇ 2019年5月 日美高爾夫外交

     

 

      ▇ 2019年7月 日本自民黨在國政選舉中6連勝

  

    

       ▇ 2020年8月 宣佈辭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