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壓力漸增的日本人

2020/10/28


      在新冠病毒疫情長期蔓延的背景下,自訴身心壓力增大的日本人越來越多,心理關懷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日本於4月發佈緊急事態宣言,到10月已過去半年時間。各地的團體擴大了諮詢窗口,政府也開始進行實際情況調查。

  

可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匿名使用的聊天諮詢窗口「屬於你的地方」

  

      「工作很忙,在家也沒有自己的位置」、「很討厭經常對孩子發火的自己,不想活了」。

 

      24小時免費接受匿名諮詢的NPO「屬於你的地方」接連不斷地聽到這些迫切的聲音。該團體3月成立之初,單日諮詢數量約為40件,目前已增加到200件左右,累計超過2萬件。

 

      諮詢內容也越來越嚴重。9月,含有「想死」「自殺」等詞語的諮詢達到總體的27%,比4月翻了一番。擔任該團體負責人的日本慶應大學的大三學生大空幸星(21歲)稱:「疫情時間延長,精神壓力增加的原因似乎是多方面的」。

 

      該團體逐步增加了應對諮詢的心理諮詢師,包括正在進修的人員在內,共有約500名志願者加入進來。在應對深夜時段的諮詢時,還得到了利用時差的海外人員的幫助。

 

      厚生勞動省的數據顯示,2~8月全日本的精神保健福祉中心收到的疫情相關諮詢超過了1.8萬件。數量在4~5月達到最高後,呈現出減少趨勢,但6~8月每月仍保持在2000件左右。諮詢內容方面,除了擔心自己感染病毒之外,還包括失業和飲酒量增加,「無法見到住院的家人很難過」等,呈現出多樣化趨勢。

 

      《你可能患上了「新冠病毒抑鬱症」》的作者、精神科醫生和田秀樹指出,「隨著疫情時間延長,防疫態度越認真的人,越容易感到身心疲憊」。他呼籲,尤其是悶居在家中的老年人,患上抑鬱症的風險很高,「家人等周圍的人要主動與這些老年人經常聯繫,創造機會和他們交流,這一點很重要」。


 

      據日本警察廳介紹,1~6月日本的自殺人數低於去年同期,但7月轉為增加,8月同比增加18%,9月也同比增加10%,達到1828人。據一般社團法人「支撐生命的自殺對策推進中心」介紹,7月以後自殺人數增加的原因除了遲遲無法平息的疫情之外,著名演員去世的報道很可能也産生了影響。

  

  

      早稻田大學副教授上田路子等人的分析數據顯示,7~9月與過去3年相比,不滿40歲的女性和學生的自殺情況十分突出。上田強調,「越是年輕人,越需要心理關懷。現在出現了新的傾向,必須進行數據驗證並採取集中對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