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在日外國人失業,偽造在留卡活動猖獗

2020/12/02


      日本偽造在留卡的活動猖獗,主要銷售給受新冠疫情影響失業的外籍勞動者。有人為了獲得對轉行有利的在留資格種類,甚至還會自己參與偽造。犯罪分子抓住了外籍勞動者生活困窘和對強制遣返的不安心理。急於查獲犯罪組織的日本警察也將對接收務工人員的企業保持警惕。

 

  

      「所有類型的在留卡都可以製作。價格便宜」。居住在東京的20多歲越南男子於2020年春季在社交網站的外國人社區中看到這樣一條消息後陷入了糾結中。他作為技能實習生在一家食品加工公司工作,4月因疫情被解雇。

 

      來日本時借的100萬日元還沒還上。找不到新工作,過了9月份的在留期限,有可能會被強制遣返。面對廣告中「希望幫助你」的這句話,他的內心産生了嚴重動搖,但所幸7月確定了新工作。他坦率地説「如果找不到工作,估計就買卡了」。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受疫情影響被解雇的技能實習生截至10月2日為3861人。如果包含其他在留資格,外國失業者會更多。以就業為目的來日本後失業,超過在留期限是不允許參加求職活動的,而更新資格原則上需要有工作單位接收。

 

      日本國內外的犯罪組織都瞄準了身陷在留期限與求職夾縫中的外籍勞動者。秘密銷售的偽造卡的主要資格是不管什麼行業都可以工作的「定住者」及「日本人的配偶者等」。2018年購買了偽造在留卡的另一位越南男子説「很容易搞到手」。

 

      據這位男子介紹,在社交網站,有人定期發佈引誘人們購買偽造在留卡的廣告。於是他填寫了正規在留卡需要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國籍及住所等,還上傳了面部照片。大約1周後,偽造卡就通過國際郵政寄了過來,然後在指定的場所把2萬日元交給了一名男子。

 

      也有很多外籍勞動者被拉攏加入了偽造組織。東京警視廳11月9日以偽造在留卡、涉嫌違反《入管難民法》為由,逮捕了一位中國男子(27歲)。這名男子在工作單位歇業後,在留資格已到期,被中間人拉去製作假卡。面對警方調查,他供述稱「為了賺夠回國的錢,不得不答應」。但最後他並未得到報酬。

 


      日本出入境在留管理廳也在全力幫助陷入困境的技能實習生們。4月以後,允許技能實習生轉行到與實習內容不同的其他行業,截至11月2日,有1797人受益於這項政策。支援外國困難群體的行政書士藤岡道子表示,「日語不好的人無法獲取公共支援的資訊,容易依賴母語的社交網站」。

 

日本警視廳在中國人偽造在留卡案件中查獲的假卡(11月,東京都豐島區)

  

      作為防偽措施,日本法務省在卡上配備了記錄個人資訊的IC晶片。流通的偽造卡大多沒有內置晶片,使用民間銷售的讀取設備就可以確認真假。但事實上不少企業明知道是偽造的卡還是雇傭了這些外國人。

 

      據日本警察廳介紹,持有偽造卡等案件在2020年上半年被查獲342起,超過上年同期。一位警官強調,「非法在留者往往涉及其他犯罪。偽造卡橫行會給整個地區的治安造成惡劣影響,今後也將嚴查企業方」。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倉寬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