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的2030年去碳化目標攻防
2021/04/25
日本首相菅義偉日前表明,截至2030年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為比2013年度減排46%。一度出現美國在私底下敦促日本減排50%、日本討論接受的情況。美國的國內協調推遲,結果呈現了就日本經濟産業和環境兩省發佈的「加碼型」目標達成妥協這一如履薄冰的協調過程。
![]() |
拜登與菅義偉在會談中(16日,華盛頓,kyodo) |
在美國時間4月16日下午的白宮,菅義偉結束長達2小時零30分的與美國總統拜登的首次首腦會談後表示,「美方什麼都沒有提」,露出放鬆的表情。
在會談之前,菅義偉針對2030年的去碳化目標做好了準備。
不僅是在去碳化方面領先的歐洲,日美也提出充滿野心的目標,以此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向中國施壓。負責氣候變化事務的美國總統特使克里曾描繪這樣的劇本,敦促日本減排50%。
作為菅義偉的心腹,經濟産業相梶山弘志在會談前的4月12日表示,「在加碼方面,減排39%是極限。在此之上將取決於首相的政治判斷」。這是因為如果菅義偉在外交舞臺上作出承諾,存在難以在日本國內作出説明的風險。
但是,作為拜登的首次面對面首腦會談對象,美國正在要求菅義偉在面對中國時選邊,這是顯而易見的。
菅義偉在動身前往美國之前,在考慮風險的同時,敲定了「如果拜登提出要求,將承諾減排50%」的談判方針。
不過,首腦會談出現了2個「意外」。
在會談當天,美方提出請求稱「希望刪除」。兩國政府事前敲定的表述中包括「在22日氣候峰會之前宣佈2030年目標」等。
美國對去碳化持積極態度,但另一方面大量擁有煤炭和頁岩氣等相關行業。有分析認為,美方在最後關頭改變態度,背後存在其國內因素。日美兩國首腦宣佈在22日之前表態的方案化為泡影。
另一個意外是拜登在首腦會談中的態度。一直到會談結束,拜登都沒有向內心已打算同意減排50%的菅義偉追問目標數值。拜登在隨後的共同記者會上強調稱,「日美要成為充滿野心的氣候變化對策的推動者」。
在美國的因素減弱後,2030年目標面臨的狀況明顯改變。
菅義偉此前表示,「與2050年不同,2030年目標會給企業造成負擔」,擔憂對經濟的影響。而如今焦點已轉向作為負責閣僚的經産相梶山和環境相小泉進次郎能在多大程度上加碼。
美國主辦的氣候峰會于4月22日晚間開始,當天上午,梶山和小泉在首相官邸辦公室向菅義偉作出彙報,菅義偉表示「可以加碼到減排46%」,同意了減排46%的方案。菅義偉表示「考慮到海外的水準而進行計劃」。
46%這一減排率有助於實現菅義偉提出的2050年實際凈零排放目標。但是,如果考慮到日美關係和6月以後的外交日程,46%對菅義偉而言來並不足夠。
在數天前,美方發出「總統要求減排50%」等信號。6月將迎來七國集團(G7)峰會,主席國英國的首相強生也再次向菅義偉提出,「日本應承諾減排50%」。
日本如何借助加碼的數字展開對外談判?菅義偉經過苦心思考之後得出的結論是設定另一個「50%」目標。日本時間22日下午6點多,菅義偉在應對氣候變暖推進本部表示「為了進一步提高至50%而繼續發起挑戰」。
氣候變化談判與各國試圖構建有利於自身産業結構的國家利益相抵觸。如履薄冰的妥協只不過是今後全面展開的綠色外交的序章。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重田俊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