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混亂讓日本緊急事態不再「緊急」

2021/08/18


       由於新冠疫情蔓延,日本再次決定擴大緊急事態宣言的對象地區、延長期限。由於未能拿出有效支援措施和解決對策的行政混亂,經濟活動和生活方面的制約趨於長期化。民眾等日漸對配合緊急宣言感到麻木,陷入無法阻止病毒流行的惡性循環。目前仍看不到通過推進疫苗接種來促進經濟復甦的戰略。

 

       日本政府新冠感染症對策分科會會長尾身茂817日向記者團表示,「疫苗是非常強有力的防疫措施支柱,但僅靠接種疫苗無法戰勝疫情」。尾身茂向政府提出建議稱,「希望發出這樣的訊息:現在要打一場總體戰」。他還呼籲稱,「需要採取能夠讓個人避開感染風險的新法律措施」。

 

       分科會12日提出建議,要求使東京都內的人流減少到7月上半月的5成。設想降低到解除首次緊急事態宣言的20205月前後的水準。分科會表示,「希望讓大傢具備和發佈第1次宣言時一樣的強烈危機感,以此來克服困難局面」。據東京都的專家會議介紹,當前的夜間逗留人口僅比7月上旬減少27%。

 

 

       日本建立了對響應縮短營業時間等請求的店舖「預先支付」協助金的機制。經濟財政再生相西村康稔17日在由專家組成的基本應對方針分科會伊始介紹稱,「很多地方自治體正在積極發放協助金,發放比例超過9成」。

 

       儘管如此,很難説這種機制正在充分發揮作用。東京都過去每次都向約10萬家店舖發放協助金,但預先發放的店舖只有約3400家。即使拿到了預先發放的協助金,要獲得剩餘部分,仍需要重新申請,有些店舖不願為此花費精力。配合縮短營業時間請求的店舖也有可能減少,有的店舖可能重新開始提供酒類。

 

       懲罰條例是更強有力的措施,但其作用也十分有限。根據日本新型流感等對策特別措施法,知事可以分階段向餐飲店等發出停業的請求或命令,對於不服從要求的經營者,可處以30萬日元以下的罰款。

 

       東京都已向法院申請對46月緊急事態宣言下不配合請求的60家店處以罰款。在當前的緊急事態宣言下已命令10家店舖配合政府請求。如果店舖方面不配合,東京都將在宣言結束後向法院發出通知。大阪府也在推進對拒絕服從命令的32家店處以罰款的手續。兩地的處罰對象均僅限於極少部分店舖。

 

       缺乏危機感、不配合請求的情況也越來越多。截至7月中旬,東京新宿等的個體餐飲店中有5成以上沒有縮短營業時間。

 


 

       在東京都內,從1月到912日的255天裏,共有約75%的時間是處於緊急事態宣言下。緊急事態已經日常化。其餘時間大多也採取了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8月中旬,日本全國單日新增感染人數超過2萬人,厚生勞動省公佈的截至816日的重症人數達到1646人,連續5天刷新歷史最高。日本人已經「習慣」了連日刷新紀錄的局面。

 

東京澀谷街頭(8月14日)

 

       日本首相菅義偉在78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有聲音指出,在率先推進疫苗接種的國家,從接種第一劑疫苗的人口達到4成開始,感染人數明顯趨於減少」。菅義偉當時還預計稱日本到7月底左右也將達到這一水準。

 

       據分析菅義偉的上述發言有著在東京都內發佈第4次緊急事態宣言之際,向國民顯示出樂觀因素的目的。發言依據的是野村綜合研究所于525日公佈的分析以色列和英美情況的報告。

 

       但是,受傳染性強的德爾塔型變異病毒影響,較早進行疫苗接種的英國及以色列的疫情也從6月前後開始再度蔓延。在菅義偉提及兩國的7月,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日本國內在疫苗接種4成以後疫情也在擴大。已完成接種的人繼續生活在諸多限制下。

 

       美國紐約市和法國規定在出入餐飲店、劇場及活動會場等時,要出示接種證明。這對未接種者來説是比較嚴格的措施。還有的國家對沒有充分確認接種證明等的店舖下達停業命令。輿論對此褒貶不一,法國等發生了抗議遊行。

 

       為了減少重症化和死亡、使經濟活動恢復正常而提高接種率的政策要確保安全性並獲得社會的理解,必須掌握好平衡。包括日本在內,面向「與新冠病毒共存」時代的討論仍在繼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