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施政演説不提「改革」,大講「分配」

2021/10/09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0月8日下午在眾參兩院全體會議上發表了就任後的首次施政演説。分析岸田在施政演説中使用的詞語,政權重視的政策和政治態度浮出水面。圍繞經濟政策,「增長」和「分配」頻繁出現。岸田放棄前首相菅義偉經常使用的「改革」一詞,採用了「創造」、「開拓」、「構築」等令人聯想起構建和創造新機制的動詞。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利用以文字粗細顯示關鍵詞出現頻度和特殊性等的「詞雲」方式,使演説的特徵可視化。利用大數據分析公司User Local的文本分析工具進行了分析。

   

   

  演説中使用了17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包括「新冠病毒」和「新冠」)最引人關注。岸田在演説開頭悼念了因感染病毒而去世的人,説明了政權的應對舉措。

   

  岸田主要倡導的「新資本主義」受到關注,在演説中出現7次。新政權將繼承安倍政權以後的重視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的經濟政策,同時納入了大力推進財富再分配的方針。

   

  演説中還強調了「科學技術」。把實現科學技術立國定位為日本成長戰略的第一支柱,還提到了推進人才培養和投資等方針。

    

   

  如果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菅義偉的施政演説相比將會如何呢?

  

  分析安倍在第2次上台執政不久的2013年1月演説中使用的詞語,「日本銀行」是明顯特徵。安倍攜手日本銀行(央行)發佈了大膽調整貨幣政策的共同聲明,強調早日實現增長2%的物價穩定目標非常重要。

 


     

  在菅義偉2020年10月的施政演説中,「數位化」出現7次。他指出日本的行政服務和民間數位化進展遲緩因新冠疫情而浮出水面,表明了推進改革的態度。

          

  與安倍和菅義偉兩人的演説相比,岸田的演説的較大變化在於「增長」與「分配」的平衡。

  

   

  安倍11次使用「增長」一詞,主張恢復經濟的必要性。「分配」只在説到「不管政府怎麼反覆分配收入,只要沒有經濟增長,整個經濟蛋糕都會縮小」時出現過一次。菅義偉的演説並未提及「分配」一詞。

   

  岸田的演説中出現了12次「分配」,「增長」一詞也出現了15次。不過與安倍演説時的意義不同,岸田反覆提及「增長與分配的良性循環」,強調了通過擴大收入增加中間階層群體從而有利於實現增長的主張。

       

     

  菅義偉與岸田之間表達政治態度的方式也明顯不同。菅義偉的演説中16次提及「改革」。提出打破前例主義和條塊分割,希望顯示出打破現有制度的強大領袖形象。

    

  而此次岸田的演説一次都沒有提及「改革」。轉而提出「新時代」、「新社會」等經濟社會的新機制。可見岸田的政權運營姿態比起破壞,更重在於創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