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冬奧選手追求的「獎牌之外的價值」
2022/02/22
北京冬奧會2月20日閉幕,日本代表隊獲得18枚獎牌,創出歷史最高紀錄。每位運動員都取得了不同成績,而參加本屆冬奧會的日本運動員中,也有很多人抱著不只追求獎牌的獨特價值觀。比如參加多個項目或挑戰史無前例的高難度動作。追求獨自目標的他們或許會成為改變奧林匹克面貌的新生力量。
日本女子速滑選手高木美帆回顧收穫1金3銀的北京冬奧會時説:「從短距離到長距離,凡是能參加的比賽,我都想參加。始終堅持這一點」。
![]() |
即使拿下1金3銀,高木美帆的挑戰仍未結束(KYODO) |
她在自己擅長的1500米遺憾地拿了銀牌後也曾迷茫過。6天後的500米怎麼辦?如果在與短距離運動員的競爭中過度耗費體力,就會影響後面的團體追逐賽決賽和1000米。傾聽了自己「希望挑戰」的心聲之後,27歲的高木美帆從500米憾失金牌中恢復過來,在最後的1000米中拿到了金牌。
但這些獎牌似乎並不是她的目標。她説:「(排名第六的)3000米跟頂尖選手還有差距。還稱不上全能選手」。她並不打算用獎牌來定義自己的價值。
挑戰冬夏兩季奧運會的日本單板滑雪男子U型場地選手平野步夢是第3次參加奧運會,終於獲得了金牌。
他在半年前剛參加了東京奧運會滑板項目。雖然面臨短時間內回歸雪上項目的障礙,但他站在挑戰者的角度説:「找回了小時候追夢的感覺」。由於找回了想做得更好的童心,而不只追求結果,因此「沒有什麼好怕的」。他把技巧發揮到極致,成為了真正的王者。
![]() |
對於羽生結弦來説,在北京的賽場上完成四週半跳是比斬獲金牌更為重要的夙願 |
先驅者們的所有挑戰並非都會得到回報。花式溜冰選手羽生結弦雖然在冰面上多次摔倒,也並未放棄挑戰四週半跳。羽生説:「認真去做是我的使命」,這是他繼續花式溜冰事業的動機。自由滑剛開始的那個四週半跳,羽生在旋轉不足的情況下摔倒。但他説:「呈現出了自己心目中最好的阿爾塞爾四週半跳」。
雖然堅守了8年的冬奧會冠軍頭銜落入他人之手,但羽生無怨無悔。「(這個頭銜)很重,但正因為如此,我才會不斷探索四週半跳」。
羽生結弦之所以能夠將勝敗置之度外發起其他挑戰,可能是因為他已經在以前的冬奧會上獲得了獎牌。就這一點而言,高木美帆和平野步夢也一樣。從這個角度考慮,在首次出戰的上屆平昌冬奧會上未能登上領獎臺的單板滑雪女子大跳臺選手岩渕麗樂的挑戰過於冒險。她在最後的第3輪比賽中,嘗試了「Triple Underflip」(空翻三週轉體)。
![]() |
挑戰「空翻三週轉體」的岩渕麗樂(中間)受到外國選手的稱讚 |
這一「難以實現的夢幻動作」在國際正式比賽中從未有過成功的先例,雖然岩渕麗樂從兩年前開始構思,但從未在雪山上做過。她也有希望憑藉其他技巧登上領獎臺,但「如果不是在這樣的地方(挑戰),自己心理上也過不去」,於是橫下心來發起挑戰。這位身材嬌小的日本選手摔倒之後,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們紛紛過來擁抱,送上祝福。
「本來以為這只是一次為了自己發起的挑戰,沒想到卻受到了那樣的稱讚」。最後岩渕麗樂獲得第4名,名次與平昌冬奧會一樣。但站在北京賽場上的岩渕告訴我們:有的人雖然失敗了,但比勝者更加令人記憶深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西堀卓司、鱸正人、木村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