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事故11年,廢堆進入關鍵節點
2022/03/11
2011年3月發生的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已過去11年。海嘯導致爐心冷卻所需要的電源中斷,3個反應爐陷入爐心熔毀。包括取出熔融燃料和以處理水排入海洋為目標的廢堆作業將於近期正式啟動。30~40年的長期工程進入了能否穩步推進的一個關鍵節點。
![]() |
東京電力最早將於2022年下半年開始著手取出核反應爐容器內核燃料熔化後又凝固的熔融燃料。首先將從2號堆開始這項作業。由於放射劑量高,人類無法長時間靠近,將在其他房間遠端操作機器人來實施。這被認為是廢堆作業中最困難的工程。
東電提出的目標是利用英國企業開發的機械臂先試驗性取出數克熔融燃料。機器臂已在三菱重工位於神戶的工廠完成運作檢測,並於1月底運抵福島縣啟動最終測試。將於2022年下半年搬入福島第一核電站的2號堆。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工程延遲了一年。
在2011年3月的事故中,在電源中斷的核電站內,大部分核燃料被認為已經溶化。內部調查也證實,部分高溫熔融燃料衝破了金屬壓力容器的底部,在存儲容器的底部冷卻凝固。
![]() |
福島第一核電站內 |
據推算,1~3號堆共有880噸熔融燃料。據推測,有些熔融燃料和金屬混在一起,附著在了混凝土上,不同地方情況不同,狀態十分複雜。
2022年下半年取出熔融燃料的工作主要是以調查為目的嘗試性取出。這次將打開通向安全殼內的直徑約55釐米的孔蓋,伸開22米長的機械臂嘗試接觸熔融燃料。將使用機械臂頂端安裝的金屬刷和吸引器。
2號堆內部的輻射量高。需要人工操作的機械臂設置及燃料碎片的回收需要與時間賽跑。取出的熔融燃料也會釋放很強的放射線,將裝到容易隔離放射線的金屬密閉容器中運出。這一作業伴有放射性物質外洩的風險。
將對取出的熔融燃料詳細調查硬度、成分及輻射量,用於具體規劃今後的廢堆流程。如果今後要花30年取出880噸熔融燃料,簡單計算每天要取出80kg。部分熔融燃料附著在混凝土及金屬等構造物上,無法輕易回收。
即使能順利取出,保管和最終處理也面臨難題。今後計劃暫時放入在廠區內建設的臨時保管設施內,但處理方法將由福島縣、日本政府和東電進行商討。
取出熔融燃料在美國三哩島核電站事故中也是難題。前蘇聯的車諾比爾核電站事故則放棄取出熔融燃料,而採用了用混凝土整體覆蓋的「石棺」方式。
日本政府和東電計劃用30~40年時間完成廢堆,但尚未公佈整體流程和成本。此次取出熔融燃料只是漫漫長路的開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