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出現反彈,亞洲歐洲感染顯著增加

2022/03/21


  全球新冠新增感染人數再次轉為增加趨勢。除了各國紛紛廢除和放寬行動限制措施外,奧密克戎派生毒株「BA.2」的感染擴大也被認為是原因之一。亞洲和歐洲的感染人數增加趨勢明顯。儘管由於疫苗接種工作取得進展,死亡和重症人數減少,但同時也出現了新變異毒株。各個國家都在為經濟和社會活動恢復正常積極採取措施,探索兼顧經濟和防疫的方案。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顯示,3月17日全球新增感染人數(7日移動平均)約為179萬人,兩周內增加了兩成。傳染性強的奧密克戎毒株在全球流行,感染人數在1月下旬達到峰值後減少,但進入3月後再次轉為增加趨勢。

 

   

  從亞洲的情況來看,1月25日奧密克戎疫情擴大導致全球感染人數達到峰值,當時亞洲(不包括中國)的新增感染人數在全球的佔比為21%,目前該比例已升高至48%。

   

  其中,南韓的感染人數超過了歐美國家,處於全球最糟糕水準。3月16日,南韓單日新增感染人數超過60萬人,比首次超過40萬人的前一天增加約20萬人。 

   

  南韓疫情擴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3月9日結束投計票的總統大選前夕,連日舉行了大規模集會。另外,南韓政府以照顧餐飲店等個體經營者的形式,在2月下旬放寬了營業限制,這種做法也有可能助長了疫情蔓延。

   

南韓的感染人數猛增(3月16日,首爾商業區,REUTERS)

    

  中國的感染人數也猛增。3月14日,除香港和澳門以外的中國大陸的社區感染人數(包括無症狀)共計5154人。自2020年4月以後,刷新歷史紀錄。有大約1000萬人口的廣東省東莞市3月15日宣佈,將實施事實上的封城,持續到3月21日。

     

  奧密克戎變異株中傳染性強的進化分支BA.2正席捲歐洲。BA.2跟原來的奧密克戎一樣,不容易重症化,在英國佔到日均感染人數的7成。英國最近的總感染人數猛增至2月底的2.3倍。在德國,進化分支BA.2感染佔到感染的一半,總感染人數同比增加了4成。

    


      

  雖然全世界範圍內感染人數增加,但死亡率卻在下降。用新增死亡人數除以感染人數(均為7日移動平均)計算出的死亡率已由2月下旬的0.4%多下降到目前的0.3%多。原因是新冠疫苗接種的推進及奧密克戎毒株的重症化率低。

    

  歐洲部分國家考慮把新冠與流感等一樣作為地方性流行(endemic)來對待。原因是如果防疫限制長期化,給經濟和社會造成的負擔將會加重。

    

  英國的英格蘭地區從2月24日起,即使感染新冠也無需隔離。法國3月14日取消了在餐飲店等出示疫苗接種證明的規定等,幾乎取消了限制。

     

  各國都通過放寬邊境對策及外出限制等,致力於恢復經濟和社會活動。但由於新冠病毒不斷變異,防控對策還不能鬆懈。為了應對未來出現毒性強的變異毒株,還需要建立基因組分析等國際監測體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