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事件凸顯防範「獨狼式」犯罪的難度

2022/07/13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市進行街頭演説時遭槍擊身亡,這一事件凸顯出提前察覺不屬於任何通過某種思想將成員聯繫在一起的組織的「獨狼式」襲擊重要人物的難度。此前一直關注特定組織動向的日本警方的傳統調查方法也有必要做出改變。在日本國內外,一個人單獨實施無差別襲擊和恐怖襲擊的犯罪傾向日益增強。在這種情況下,各國都在摸索例如如何捕獲預先在網上預告犯罪以及採購武器的材料等徵兆或線索的對策。

    

安倍被槍擊事件現場

     

      「並不是對安倍的政治信條懷有怨恨」,襲擊安倍的嫌疑人山上徹也(41歲,因涉嫌殺人被移送檢方)在被捕後的調查中這樣供述。

 

      絕大多數情況下,襲擊政治家的事件往往與思想背景或特定組織有關,大多被定位於為達到政治目的而實施的「恐怖襲擊」。

 

      像嫌疑人山上徹也這樣不屬於任何組織的人襲擊重要人物的情況十分罕見。熟悉反恐對策等的日本公共政策調查會研究中心主任板橋功指出「日本警察在從具有思想背景的組織等收集資訊的調查方法上積累了經驗」。同時稱「犯人單獨作案時,可察覺的線索很少,其行動很難預測。由此凸顯出保護重要人物的新難題」。

   

嫌疑人山上徹也離開奈良西警察署,被移送檢方(7月10日)

    

      沒有組織背景的襲擊被稱為「獨狼式」犯罪,近年來在無差別地以不特定多數市民為目標的事件中尤為顯著。2016年在法國尼斯造成80多人死亡的恐怖襲擊事件等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

   

      恐怖襲擊事件的發生數量在全世界處於高水準。美國國防部發佈的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達到1萬起以上。過去10年也從未低於過6000起,其中很多被認為屬於獨狼式事件。

 


      日本國內方面,2019年京都動畫位於京都市內的辦公樓被縱火,造成36人死亡。2021年,東京的小田急電鐵、京王電鐵的車廂內接連發生了男子持刀襲擊乘客的事件。

 

      這些事件都與1970年代過激派和1990年代奧姆真理教實施的隨機殺傷事件不同,均為因個人怨恨而單獨行兇。日本警方的某幹部表示「在警備和調查方面,需要採取與過去所面對的事件不同的應對措施」。

 

      採取對策的關鍵在於儘早捕獲自製武器的徵兆以及預先在網上預告犯罪等資訊。警方應切實地做出不懈努力,比如呼籲銷售作為爆炸物原料的化學物品的經營者提供可疑購買者的資訊,以及監視SNS(社交網站)上是否存在危險帖子等。

 

      據板橋功介紹,在歐美等國家,為了尋找對製造武器感興趣的人,情報機構有時會在網上偽裝成危險物品的提供方等,實施日本警察沒有許可權的「釣魚式調查」。但這樣做的實效性並不清楚,據説「絞盡腦汁捕捉預兆是各國共同的課題」。

 

      「獨狼式」犯罪大多為個人被社會孤立,自暴自棄後最終走上犯罪道路。英國將孤立導致的犯罪風險視為社會問題,於2018年設立了專門負責孤獨與孤立問題的大臣。日本政府也於2021年新設了擔當相。日本也已經開始摸索通過防止社會孤立,來遏制獨狼式犯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