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國葬與歷代首相有何不同?

2022/09/27


       日本政府927日下午在東京的日本武道館為前首相安倍晉三舉行國葬。這是1967年前首相吉田茂葬禮以來,二戰後日本第2次為擔任過首相的人舉行國葬。什麼是國葬?吉田的國葬是什麼樣子的?海外的例子又是怎樣的?本文將進行相關介紹。

 

       決定為安倍舉行國葬的經過

 

       安倍遭槍擊身亡的時間是78日。714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將為安倍舉行國葬,在未經國會審議的情況下,內閣會議於22日通過了這一決定。岸田首次回答國會的相關提問是在98日參眾兩院議院運營委員會的閉會期間審查環節。

 

       岸田給出的4個依據

 

 

       什麼是國葬

 

       國葬是對國家有功勞的人去世時,由日本政府主辦、全部使用國家經費舉行的葬禮。正式名稱為「國葬儀式」。至於以何種標準來舉辦國葬,日本法律並沒有做出相關規定。

 

       關於為安倍舉行國葬的法律依據,日本政府列舉了規定內閣府掌管事務的內閣府設置法。該法于2001年施行,作為內閣府的掌管事務,第4條第3項列舉了「國家儀式」。此次就定位為屬於該規定的情況。

 

       二戰前的法律依據是國葬令。除了皇太子等皇室成員之外,還將「對國家有特殊功勞者」視為國葬對象,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擔任過首相的人以及東鄉平八郎、山本五十六等軍人都獲得了國葬待遇。

 

山本五十六的送葬隊伍離開東京都芝區的水交社,前往日比谷公園的殯儀場(1943年,Kyodo)

 

       二戰後,國葬令隨著日本國憲法的施行而廢除,現在由現任內閣根據有功者生前的事跡,行使行政權進行具體判斷。吉田茂的國葬是根據將吉田視為老師的時任首相佐藤榮作的意願決定的。通過作為特例而實施,得到了在野黨的理解。

 

       與國葬類似的説法還有「國民葬」。1975年舉行的前首相佐藤榮作的葬禮就屬於這種形式。佐藤去世時也有聲音提出舉行國葬,但考慮到在野黨等的反對,最終採用了由日本政府、自民黨、國民志願者分擔費用的國民葬形式。

 

       從1980年去世的前首相大平正芳起,日本政府和自民黨平分費用的「內閣和自民黨主辦的聯合葬禮」成為主流。從最近的例子來看,2020年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葬禮也是這種形式。

      

 

       國葬、國民葬、聯合葬禮在法律上都沒有明確定義,根據費用支出主體的不同,按慣例使用了不同的稱呼。這些葬禮均以內閣會議的決定為依據。

 

       另外,前首相田中角榮的葬禮是由自民黨與田中家族共同舉辦的聯合葬禮。原因是田中角榮因洛克希德事件被捕,去世時仍是刑事被告身份,當時執政的是細川護熙政權,自民黨是在野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