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債務持續膨脹,每人平均負債約50萬人民幣

2022/11/11


      日本財務省11月10日公佈了普通國債的發行餘額,9月底達到創記錄的993.7965萬億日元。比6月底增加9.4612萬億日元,目前正迫近1000萬億日元大關。普通國債包括作為公共事業財源的建設國債和赤字國債、借換債等。如果加息,很可能導致利息費用劇增。日本不伴隨經濟增長的情況下擴大財政支出,政府債務與國內生産總值(GDP)之比持續上升。

    

日本的政府債務持續膨脹(日本財務省,資料圖)

  

      除普通國債外,把通過放款的回收金來進行償還的財投債、借款、政府短期證券等所謂的「國家借款」也加進來,總計達到1251.3796萬億日元。按照總務省測算的截至10月1日的人口(1億2483萬人,估算值)來計算,平均每人負債約100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0.6萬元)。

 

      普通國債除2022年度初步計劃的未發行部分仍存留外,還要把5月份通過的第一次補正預算的2.7009萬億日元、本月8日內閣會議決定的第2次補正預算的22.852萬億日元追加到最初計劃中。如按計劃發行,預計到年底的餘額將達到1042.4萬億日元。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加上地方政府和社會保障基金後,日本的一般政府債務餘額在GDP中的佔比2021年達到了262.5%。美國為128.1%、德國為69.6%、英國為95.3%,日本在七國集團(G7)中最高。

  

      在新冠疫情最初暴發的2020年,G7均出現GDP萎縮、為扶持民生而反覆進行財政出動,因而財政惡化。但2021年除日德外,另外5國的上述佔比均出現下降。日本復甦緩慢,在未實現增長的情況下債務仍持續膨脹。

  

      據QUICK的統計,日本銀行(央行)的長期國債持有額截至10月底為536.6萬億日元(基於面值),持有比例達到51.3%,創下歷史新高。

 

      在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開始大規模量化寬鬆的2013年佔到1成左右,隨後持續膨脹,目前日銀已持有過半的已發行國債。日銀按照把長期利率上限控制在0.25%的方針,無限制地買入國債。由於歐美加息,也對日本産生提高利率的壓力,日銀不得不大量購入。

 

      10月份的購買額為12.5萬億日元,是僅次於6月份的歷史第二高。在低利率基礎上增發國債的財政與金融相互依賴引發了歷史性的日元貶值。推出大規模減稅遭到市場反對而被迫下臺的英國特拉斯政府已是前車之鑒,日本也很可能面臨貨幣信譽受到拷問的局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