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者警告:奧密克戎衍生株構成嚴重威脅

2022/12/16


      美國對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衍生毒株的警惕正在提高。美國科學雜誌《細胞(CELL)》12月15日發表論文指出,美國國內流行的奧密克戎衍生毒株「BQ.1」「XBB」很難通過現有疫苗和抗體藥物預防感染,「將構成嚴重威脅」。

具有免疫逃逸性質的奧密克戎衍生毒株疫情擴大(REUTERS)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發表的論文發出警告稱:「現有新冠疫苗很難對BQ和XBB奧密克戎衍生毒株産生效果,將構成嚴重威脅。已獲批的抗體藥物沒有效果」。同時指出:「由於具備免疫逃逸性質,這兩種衍生毒株可能已在感染者中佔大半比例」。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統計顯示,這些衍生毒株在新增感染人數總體中佔比7成以上。據推測,在12月4日~10日的美國新增感染人數中,「BQ.1」佔31.1%,「BQ.1.1」佔36.8%,「XBB」佔4.7%。

 

      研究人員以接種了也對奧密克戎衍生毒株有效的新型疫苗的人為樣本對象,調查了疫苗對感染和重症化産生的效果。抗體藥物方面,調查對象為英國阿斯利康生産的「Evusheld」和美國禮來(Eli Lilly)的「Bebtelovimab」,論文指出,這些藥物「完全沒有效果」。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11月下旬以「無法指望對BQ.1和BQ.1.1産生有效作用」為由,暫停授權緊急使用Bebtelovimab。

 

      這篇論文在研究成果中強調:「奧密克戎衍生毒株可能會造成突破性感染或反覆感染的人增加」。同時指出,疫苗「雖然預防感染的效果較低,但可針對奧密克戎衍生毒株預防住院和重症化,可能會減輕後遺症風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吉田圭織 紐約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