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後近視在增加
2023/02/14
日本的近視人群在不斷增加。雖然近視一般是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容易發病,但最近成年人發病和加劇的情況也很突出。似乎除了智慧手機普及外,受新冠疫情影響,在家看電腦的時間增多也産生了影響。過去以矯正為主的近視治療開始致力於控制近視加劇。
1月,居住在東京的一位30多歲的女職員到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附屬醫院(東京文京區)的專業門診「尖端近視中心」就診,她説:「最近突然看不清東西了」。5年前,她的雙眼裸眼視力都是1.0,而現在右眼是0.1,左眼下降到了0.3。她説:「可能因為居家辦公增加了」。
![]() |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附屬醫院的尖端近視中心。(2022年12月,照片由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提供) |
該中心是2019年作為日本全國第一家近視專業機構成立的。每天平均有100名患者前來就診。
近視大多是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眼球變得過大而發病及加劇的。負責診療的大野京子教授説「長大以後才近視的人越來越多」。現在已是智慧手機不離手的時代,眼下受新冠疫情影響,人們外出減少,看遠處的機會減少也可能産生了影響。
大野教授指出「近視如果加劇,容易出現青光眼和視網膜脫落等疾病,也有可能導致失明」。
據日本近視學會統計,近視跟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兩方面的因素有關。具體原因不詳,但環境因素中,看電腦及看書等持續近距離用眼的工作增多,近視傾向就會增大。
日本進入2000年代以後,照射雷射矯正視力的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普及。不過,這種手術也有局限性,就是小孩和高度近視的人不能接受手術。
因此,日本近年不做矯正而致力於控制近視加劇的醫療機構越來越多。備受關注的治療方法之一是「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
據該學會統計,每天睡前滴有控制近視加劇的效果,「這是全世界最廣泛使用的治療方法」。在日本國內尚未取得《藥品醫療器械法》(簡稱《藥械法》)的批准,但不斷推進臨床研究,在尖端近視中心等機構作為不適用保險的自由診療使用。
關於近視容易加劇的孩子,也在開展研究。日本文部科學省的2021年度「學校保健統計調查」數據顯示,裸眼視力不到1.0的孩子6歲的佔23%,11歲的佔50%,視力嚴重下降。
1月中旬,在日本愛知醫科大學眼科診所MiRAI(名古屋市),一個9歲的男孩試戴了控制近視的角膜矯正隱形眼鏡「角膜塑形鏡」。據説這是只在睡覺時佩戴,白天無需佩戴,可以調整角膜形狀的治療方法。
![]() |
試戴角膜塑形鏡的男孩(2023年1月,名古屋市) |
就診男孩的裸眼視力為右眼0.3、左眼0.15。雖然減少了遊戲時間等,視力仍不停下降。孩子的媽媽説「希望他不戴著眼鏡踢喜歡的足球」,決定佩戴角膜塑形鏡。
在日本的《藥械法》中,隱形眼鏡屬於「高度管制醫療器械」。角膜塑形鏡由多家廠商生産,也有産品取得了《藥械法》的批准。不過,使用時,在醫療機構接受的診療不適用醫療保險。
由於會給角膜造成負擔,因此要遵從醫生的指導,而日本近視學會表示「也有報告稱有效性和安全性超過10年,因此可以説是比較可靠的治療方法」。
關於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及角膜塑形鏡等控制近視加劇的治療,日本愛知醫科大學的三木篤也教授説:「最近終於實現實用化。希望進一步推進研究,掌握對什麼樣的患者容易發揮作用等」。
網際網路上關於近視的治療方法也有毫無根據的資訊。有可能損害健康,因此一定要經醫生診斷再接受治療。
2050年全球近視人口將佔到一半
近視是眼球形狀改變,從角膜到視網膜內面的「眼軸長度」增加,導致不能聚焦,從而看不清東西。室外活動減少,遠眺機會減少等産生了影響,正在作為「現代病」在全球蔓延。
![]() |
據國際近視學會推測,2020年全球近視人口為26億人。10年增加了3成。到2050年,近視人口將達到50億人左右,佔到全球的一半。
近視人口多的新加坡將舉國採取對策。2019年在國立眼科中心新設了近視專業機構。推動對國民開展檢查、數據分析及科普活動等。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秦明日香、田邊アリンソヴグラ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