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恢復對日免簽,「對等原則」讓日本為難

2024/01/26


      中國針對日本人的短期逗留免簽入境措施一直沒有恢復。雖然中國已於2023年1月結束針對新冠疫情實施的防控政策,並逐步增加免簽對象國,但日本沒有包含在其中。成為障礙的是中國提出的「對等原則」,要求日方在中國人訪日時同樣給予免簽。

   

擠滿遊客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2023年9月,Kyodo)

  

      中國對德法意等6個國家免簽

  

      中國外交部2023年12月就入境免簽措施發佈消息稱,對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馬來西亞6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試行期限為1年,逗留天數在15天以內的出差和旅遊無需辦理簽證。

  

      據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統計,政策開始實施的12月的一個月,這6個國家共有約21.4萬人次入境中國,比11月增加3成左右。其中5成以上為利用免簽措施入境的人員。

  

      中國原本對日本、新加坡、汶萊也免除短期逗留簽證。由於疫情關係,這項措施於2020年春季暫停。在這3個國家中,中國已於2023年7月對新加坡和汶萊恢復免簽政策,現在仍需要申請簽證的只有日本。

   

    

      日本政府和經濟界一直向中國尋求恢復針對日本的入境免簽政策。但中方提出如果對日本免簽的話,日本也應對中國人免簽。尚未同意日方要求。這是基於對等原則的主張。

    

      中日之間懸而未決的問題可能産生影響

  

      日本政府的相關人士為難地表示:「突然引入以前沒有承認的對等原則,難度很大」。原因是,疫情前中國一直對日本人免除短期逗留簽證,而日本方面則要求赴日的中國人必須申請簽證。

  

      日本難以實施對等原則的理由是在赴日外國人犯罪中,中國人佔比較高。據日本2023年版《警察白皮書》統計,日本國內2022年查處的詐騙案件5成以上與中國人有關。入室盜竊和扒竊的涉案人數也均排在第二,僅次於越南。

  

      另一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説:「對中國人免簽難以得到對華強硬派多的(日本)自民黨的同意。就連過去對擴大入境遊客(訪日遊客)態度積極的菅義偉前政府時期都未曾實現」。


  

      關於日本對中國的免簽,對等原則原本也很難説是絕對條件。因為2023年12月被中國列入入境免簽對象的德國、法國等也並沒有對中國實施免簽。

  

      中國之所以尚未恢復對日本單方面免簽,背後可能受到中日懸而未決的問題影響。由於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處理水排海,中國在8月全面禁止進口日本産水産品。

  

      對於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日本企業而言,簽證手續的繁瑣是切實的煩惱。

  

      由進駐中國的日本企業組成的中國日本商會6月在匯總包含對中國政府建議的《中國經濟與日本企業2023年白皮書》中提及了恢復免簽政策的問題。在該商會10月公佈的以會員企業為對象的調查結果中,作為在華業務環境的改善內容,也相繼有企業要求免除簽證。

  

      中國方面也並非完全沒有放寬對日本的簽證手續。駐日本中國大使館8月部分免除了申請赴華簽證時規定的指紋採集。11月,進一步取消了簽證申請中心的提前預約,攜帶必要文件就可以辦理。

  

      即便如此,日本方面要求中國實施免簽的呼聲仍然很高。中國日本商會主席松岡鐵也提出看法認為,由於中國實施修訂後的《反間諜法》等原因,「從日本到中國出差有所停滯」。他表示:「今後,可能還會影響日本企業對華投資的判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田島如生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