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外國勞動者首超200萬,中國人只排第2

2024/01/29


      日本厚生勞動省126日發佈數據稱,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數截至202310月達到2048675人。比上年增長225950人,首次超過200萬人。增長率為12.4%,提高6.9個百分點。隨著新冠疫情影響導致的入境限制的放寬,在日工作的外國人數恢復到了疫情蔓延前的水準。

 

 

      從國籍來看,越南人最多,達到518364人,佔到整體的25.3%。其次是中國人,為397918人,菲律賓人為226846人。

  

      按在留資格的類型觀察增長率,包括特定技能及高端人才在內的「專業和技術領域」增幅最大,增長24.2%至595904人。

  

      其中,特定技能(138518人)的增長率顯著,為75.2%。這當中,越南人為69462人,印度尼西亞人為25589人。印度尼西亞的特定技能人才增至上年2倍以上,來自該國的勞動者整體增長率也達到56.0%,在各國籍中最高。

   

在日本從事焊接工作的越南人(資料圖)

     

      特定技能將以技能考試和日語考試合格等為條件,允許在人手嚴重短缺的行業就業。高端人才針對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及經營者等,如果根據就業經歷及年收入判斷能夠認定為高端人才,則可以享受在留管理上的優惠措施。

  

      雖然也有觀點認為隨著日元貶值,在日本工作的吸引力減弱,但外國勞動者一直在增長。主要因素是勞動輸出國與日本的薪資差距依然很大。最大輸出國越南2022年的平均工資只有每月320美元。


  

      另外,還存在政治和經濟混亂造成影響的案例。在2021年政變中政府軍掌握全部權力的緬甸的出身者比上年增加49.9%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出,在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GDP)達到7000美元左右之前,移居已開發國家的人數將會增加。越南2022年為4163美元,印度尼西亞為4788美元,均遠低於7000美元。預計以工作目的赴日的情況將繼續保持高水準。

  

      日本允許高級人才等攜帶家屬。持有「家屬逗留」在留資格的外國人截至20236月為24.5萬人,最近10年裏增至2倍。

  

      日本文部科學省2014年以外國出身的兒童為對象,引進了替代通常授課的日語教學機制。在2021年度的調查中,由於教師不足等原因,超過2成的對象兒童未能接受到日語教學。

  

      NPO有關人士抱怨稱:「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需要幫助的學生越來越多,學校和民間團體都忙得不可開交」。

  

      日本政府20236月將特定技能中允許攜帶家屬的「特定技能2號」的對象領域從2個擴大至11個。預計赴日勞動者及其家屬將進一步增加。在此背景下,完善教育環境等接納設施成為日本方面當務之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