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走過內外交困的1年
2013/05/22
![]() |
馬英九13年2月時的記者會見 |
這種消極姿態似乎象徵了馬英九的困境。台灣有線電視TVBS旗下的調查公司於5月15~16日實施的調查顯示,回答對馬英九政府「感到滿意」的受訪者僅為14%,低於去年5月就任時的20%。而其他公司的調查結果也如出一轍。
馬英九在2008年上台後,加快了與中國大陸的經濟交流。第2任期也提出了同樣的方針。不過,由於中國大陸經濟自2012年起開始放緩,台灣對大陸出口不斷減少。由於以往向大陸轉移生産,台灣就業也未能改善,似乎認為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加深、經濟將好轉的期待落空。
![]() |
對於在台北近郊正在建設的第4座核電站的安全情況,居民的擔憂日趨升溫。馬英九強調應為開始運作努力,並計劃在年內進行居民投票。
9日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向台灣漁船開槍,導致1名漁民死亡。馬英九稱這一行為是冷血殺人事件,譴責菲律賓,要求菲律賓進行道歉和賠償,並啟動經濟制裁。不過,菲律賓方面態度依然強硬,問題有可能走向長期化。
另一方面,台灣對外政策也出現了變化。4月與日本簽署了漁業協定,在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問題上沒有與中國大陸合作。3月時隔5年零8個月重啟了已與美國簽署的貿易投資協定的具體磋商。這些似乎顯示出台灣希望改變對中國大陸的過度依賴,力爭實現均衡的經濟增長。
在台灣總統只能連任2屆。馬英九剩餘任期受關注的焦點是與中國大陸的政治對話能推進到何種程度。但是,對於磋商和簽署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和平協定,台灣居民的抵觸情緒依然強烈,台灣師範大學教授范世平認為很難在任期內啟動。
馬英九目前全力推動經濟復甦。4月提高了最低工資,而且很早就已宣佈將調整2013年引入的個人投資者股票轉讓所得稅制度。為了提高政策的自由度,馬英九希望首先提高選民的信任。
(山下和成 台北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