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克文——臨危受命
2013/06/27
受弱勢執政基礎困擾
此次的黨魁更疊好像效倣了2010年6月。3年前支持率低迷的陸克文被吉拉德趕下臺,而此次則出現了攻守逆轉。
![]() |
getty-kyodo |
澳大利亞的大選將在3個月後舉行,而執政黨此時被迫進行黨魁更疊的原因在於支持率的急劇下滑。
吉拉德政權自上台執政以來,就受基礎薄弱的困擾。在國民之間,「原本就沒有給予吉拉德信任」的情緒根深蒂固。在吉拉德作為總理參加的上次選舉中,工黨和保守黨聯盟均未能獲得過半數席位,而吉拉德取得了無黨派議員的支援,以微弱優勢保住了政權。
除了執政基礎薄弱之外,火上澆油的是世界經濟惡化和陷於被動的政策運作。
由於中國經濟減速,澳大利亞礦物資源出口出現放緩,受此影響,預計2013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降至3%以下。儘管經濟持續面臨困境,吉拉德政權卻並未推出刺激經濟的有效對策,而是在擴大教育和社會福利支出。國民的不滿出現高漲。此外,吉拉德政權還打破了不引入旨在促進溫室氣體減排的碳稅的承諾,同時2012年度未能實現財政盈餘,這也産生了消極影響。
![]() |
吉拉德的賭
「失敗者應從政界引退」,吉拉德26日主動呼籲進行黨魁選舉。在今年3月有聲音呼籲由陸克文擔任黨魁之際,吉拉德曾突然進行緊急黨魁選舉。遭到「突然襲擊」的陸克文未能參選,結果吉拉德保住了黨魁寶座。有分析認為這個經歷是吉拉德此次進行黨魁選舉的原因所在。但吉拉德的願望落空,結果以57票對45票的明顯差距落敗。
有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如果陸克文擔任總理,選戰將平分秋色。
吉拉德曾宣佈9月14日舉行大選,但陸克文可能將大選提前到8月。
當然,形勢逆轉並不容易。一直支援吉拉德的副總理兼亞財政部長韋恩·斯萬(Wayne Swan)和貿易部長克萊格·埃默森(Craig Emerson)已經表示辭去內閣成員職務。陸克文能否儘快消除黨內的步調混亂將成為焦點。
(高橋香織 雪梨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