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曾希望日本對國有化尋找替代方案
2013/07/16
![]() |
庫爾特·坎貝爾 |
但是,受到之後日本政府採取的應對措施,以及中國的「國內事件」等影響,歐巴馬政府認為「局面已經愈發緊張」。鑒於此,(時任)國務卿希拉蕊等人表明尖閣諸島適用《日美安保條約》(第5條)的立場,轉而採取了牽制中方的姿態。
在擔任助理國務卿時,坎貝爾曾要求日本首相助理長島昭久等野田首相的親信就問題進行説明。在其間向日方提議「能否避免採取在中方看來屬於‘改變現狀’的行動」。同時忠告日方「三思而後行。日方的行為可能誘發今後的長期事態」。
另一方面,在美國政府內部,希拉蕊與總統(安全事務)助理多尼倫等重要人物交換意見,確定了以下3點:(1)對關係到領土的主權問題不持特定立場;(2)在1972年歸還沖繩時,已經把尖閣諸島的管轄權交給日本;(3)現在尖閣諸島仍在日本的實際控制下。
坎貝爾強調説:「當時,我曾經告訴日本的朋友們,在這個問題上,必須保留與中國溝通的渠道」。日方雖然對此做出了保證,但坎貝爾表示,「日本以為獲得了中方的理解,但事情並不像日本想像的那樣成功」。
庫爾特·坎貝爾:擔任第一任歐巴馬政府的助理國務卿(負責東亞與太平洋事務),主管對日對華政策等。在柯林頓政府時期,曾以國防部副部長(負責亞洲太平洋事務)的身份,負責沖繩和普天間基地的歸還談判等事務。現任亞洲集團總裁。生於1957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