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曼德拉的「彩虹之國」將怎樣
2013/12/11
![]() |
曼德拉的追悼儀式會場(10日,南非約翰尼斯堡) |
在白人政權的統治下,南非的黑人從住房到教育全都受到歧視。結果,沒文化的黑人大多淪為體力勞動者。而從局勢不穩定的周邊國家逃亡到南非的人有一定學歷,作為立刻可以勝任工作的人才受到重用。
即使進入民主社會後,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後遺症仍很明顯。據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南非的失業率為25%左右,但這一數字實際卻被認為高達40~50%。高失業率導致社會不穩定,還使南非獲得了全球治安最差國家的惡名。這也成為預定明年春季舉行大選的現任政權的最大課題。
歷史遺留問題還對南非的商業構成很大影響。在約翰尼斯堡近郊,日本伊藤忠商社計劃幾年後投産的世界最大規模的鉑礦開發方面,除了日本企業和加拿大企業,當地的投資信託也將出資。這是受到了財富回歸當地的相關制度的影響。礦山開發必須有當地資本參與,而部分企業也有義務雇用黑人。這是南非為了提高黑人生活水準的獨特商業慣例,不過對於外國企業來説這很可能成為障礙。
![]() |
去年夏天在約翰尼斯堡西北部的馬里卡納礦山,英國Lonmin公司下屬的礦山發生暴力衝突事件,對南非財界和政界的影響至今仍未消除。勞資糾紛加上工會之間的對立引發了暴力衝突,警察向工人開槍,最終釀成了34人死亡的慘劇。警察向逃跑黑人後背開槍的情形讓人聯想到種族隔離時期對黑人的迫害。據南非的調查機構統計,去年南非發生的罷工次數達到上百次,比4年前翻了一倍。有人擔心,罷工頻發將導致勞動成本上漲、生産效率下滑,進而還將導致企業活動停滯和就業機會減少。
南非明年春季將舉行總統大選。執政黨「非洲人國民大會(ANC)」雖已幾乎勝券在握,但並不像在曼德拉時期那樣擁有壓倒性支持率。作為非洲大陸的已開發國家,南非該如何融入保持高增長率的撒哈拉以南地區的增長呢?從民主化熱潮中冷靜下來的南非正面臨著嚴峻的現實。
(上杉素直 倫敦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