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日本外交何去何從?

2014/01/02


  2014年日本安倍政權在外交政策上的焦點是如何修復因安倍參拜靖國神社而進一步惡化的日本與中國、南韓之間的關係。2013年始終未舉行的中日、韓日首腦會談目前仍未確定時間表。此外,能否與在靖國神社問題上表示不滿的美國加強同盟關係也將成為課題。

  日本外交當局正在忙於解決安倍引發的「靖國危機」。

  美國認為安倍的行動可能打破東亞地區的穩定,從而表示「失望」。美國總統歐巴馬將於2014年4月訪問亞洲各國,有聲音擔心此次事件將對歐巴馬屆時訪日造成影響。

  另一方面,旨在加強同盟關係的日美談判有望加速。為了加強日本自衛隊和美軍的合作,在2014年底之前將修改《日美防衛合作指針》。針對美軍普天間基地的遷移問題,日本政府計劃在2013年度(截至2014年3月底)之內啟動將普天間基地遷移至名護市邊野古沿海地區的相關調查和設計。並將與美軍磋商向沖繩縣承諾的減輕當地負擔的舉措。

  關於日本與中韓兩國的關係,舉行首腦會談的可能性已因安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而變的遙遙無期。

  在與中國的關係方面,日本希望在2014年10月中旬北京召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首腦會議之前尋找對話機會。不過,如果中國在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和防空識別圈問題上加強強硬姿態,兩國關係可能進一步惡化。

  南韓大法院(最高法院)將於1月就日本二戰時期強制徵用勞工一案作出最終判決。如果判決日本企業具有賠償責任,日韓關係可能進一步惡化。此外,舊日本軍隊強徵隨軍慰安婦問題等也是爭端導火線,抓住改善韓日關係的契機並非易事。

  2014年安倍仍將繼續倡導「俯瞰地球儀的外交」。1月9~15日將訪問非洲和中東,25~27日將訪問印度。對此前未訪問過的太平洋島嶼國家和中南美的訪問也將提上議事日程。安倍還將討論5月出席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部長理事會等,以繼續宣傳自己的經濟政策「安倍經濟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