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努科維奇政權被腐敗葬送
2014/02/25
![]() |
被視為亞努科維奇政權「腐敗」象徵的豪華宅邸(reuters-kyodo) |
亞努科維奇2010年就任烏克蘭總統,隨著便修改了憲法,將權力從議會和政府轉移到自己手中。同時將親信安插在治安和內政主要職位上,貪污蔓延到了政府機構的各個角落。據透明國際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最新的腐敗調查顯示,在世界177個國家和地區中,烏克蘭下滑至第144位。
亞努科維奇的兒子亞歷山大作為企業家事業迅速擴大。截至2013年11月,其資産總額猛增至約5億美元(美國《富比世》雜誌)。他的周圍聚集了與其親近的年輕新興財團人士,形成了被稱為「家庭(family)」的權力集團。
另一方面,烏克蘭國民則生活在貧困的邊緣。2013年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GDP)約為3800美元,不到鄰國俄羅斯的3分之1。2012、2013年經濟增長幾乎為零。而平均工資也僅停留在每月400~500美元。在前蘇聯時代,烏克蘭曾站在工業化的前列,但由於獨立後的經濟混亂和亞努科維奇政權的腐敗,國家發展陷入倒退。
「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政治體制,國家就沒有未來」。在首都基輔,親歐派反政權遊行參與者均如此表示。遊行的導火線是去年11月親歐路線的改變,但對腐敗政權的質疑進一步讓民眾走向了「政變」。
(石川陽平 莫斯科)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